| 道人学易更参禅,一住江头已六年。 劝我小留殊小顾,那知风雪有回船。 |
| 大别山头访早梅,梅边邂逅笑颜开。 十年一梦看看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。 马祖话中心即佛,卢能偈里镜非台。 即今了却此公案,便是公门及第回。 |
| 春山唯一室,独坐草萋萋。 身寂心成道,花闲鸟自啼。 细泉松径里,返景竹林西。 晚与门人别,依依出虎溪。 |
| 忽忆幽栖地,千峰秀海濆。 归心挂飞瀑,高迹指浮云。 尘世宜深遯,诗名畏远闻。 犹嗟石桥畔,凡圣路岐分。 |
| 随缘离旧隐,秋后却思归。 古寺山光满,重城海气围。 道孤愁作客,年长重忘机。 此去何人见,云根掩竹扉。 |
| 唐僧穷岛可,应是笔能追。 投卷初来此,回船忽去之。 味工会合,情淡惯分离。 许读红楼集,昌黎亦赠诗。 |
| 高轩聊自娱,俯仰称幽居。 世道有兴废,人心随卷舒。 圆机应有此,胶柱合何如。 愧匪许询辈,时来问满虚。 |
| 深山高顶寺,黄鹤旧曾留。 鹤去无踪迹,山僧几白头。 鸟闲斋鼓静,猿啸佛灯幽。 宿约何时践,题诗向瀑流。 |
| 古越多精蓝,名僧递相接。 青林瓶盂聚,丹壑楼观叠。 今乘秋涛便,莫待寒雨涉。 何处闻鸣蛩,虚廊扫黄叶。 |
| 偶来成一宿,便觉与禅通。 看塔月影尽,卷帘秋色空。 因知释氏学,亦有晋人风。 吟到忘言处,悠然此意同。 |
| 何年凿山骨,八面锁苍苔。 海月照还白,天风吹不开。 玲珑宜丈室,明洁称经台。 眼界皆通透,间云任去来。 |
| 腊中晴色久,霜月冷森森。 可但思元度,惟应忆道林。 三更难得晓,一片欲归心。 有约分苔石,南山苍树阴。 |
| 何处闻清磬,春云度半塘。 茶香连小院,楼影带修廊。 不染莲花净,闲贪佛日长。 晚山如有意,飞翠满绳床。 |
| 剪发兼成隐,将心更属文。 无憀对豪客,不拜谒吾君。 画壁惟泉石,经窗半典坟。 归林幽鸟狎,乞食病僧分。 默坐终清夜,凝思念碧云。 相逢应未卜,余正走嚣氛。 |
| 托钵千岩里,松花冻未开。 哀猿依讲席,饥鸟下生台。 潭影留云定,钟声送月回。 山中太古雪,为寄一瓢来。 |
| 旃檀刻像今犹少,白石镌经古未曾。 归去更寻翻译寺,前山应遇雁门僧。 |
| 春寒衲一层,片笠挂青藤。 相别每怜客,不归何异僧。 津遥投夕雨,波浅晕舟灯。 欲倩传双泪,柴门到未曾。 |
| 落发在王畿,承恩著紫衣。 印心谁受请,讲疏自携归。 泛浦龙惊锡,禅云虎绕扉。 吴中知久别,庵树想成围。 |
| 几时离隐处,抛却旧烟霞。 舟卧寒江雪,村行晚径沙。 送泉来野馆,看鹤到邻家。 兴尽思归去,青山树里斜。 |
| 病随支遁偶行行,正见榴花独满庭。 瘦竹成林人不看,却应著得强青青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