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佳游限衰疾,一笑向西风。 思见青门外,曾临素浐东。 峰明云际寺,日出露寒宫。 行道禅长在,香尘不染空。 |
| 灊人思尔法,楚信有回船。 估客亲宵语,闲鸥偶昼禅。 经声含石潋,麈尾拂江烟。 常说归山意,诛茅庐霍前。 |
| 杉竹匝吟径,轩窗更绝尘。 清风生后夜,幽景遍诸邻。 磬断栖禽梦,香凝出定身。 城中有高趣,宁羡赖留人。 |
| 禅房萧洒闭重关,祖意明来万事闲。 高卧有时消白日,静吟无念忆青山。 扫花晚砌留苍藓,剃发秋池照病颜。 堪笑林泉深隐者,不知幽趣在人间。 |
| 万法空门里,师修历几生。 过来心已悟,未到行弥精。 溪寂钟还度,林昏锡独鸣。 朝簪抽未得,此别岂忘情。 |
| 何处销愁宿,携囊就远僧。 中宵吟有雪,空屋语无灯。 静境唯闻铎,寒床但枕肱。 还因爱闲客,始得见南能。 |
| 冒寒独向何方去,为建灵山阁未能。 诗卷带呈看疏客,药炉留借共房僧。 夕阳岸上行枯叶,瀑布岩前听拆冰。 事到有缘随处应,回来金碧入云层。 |
| 自由由独自,谁滞复谁催。 住笑云无定,归嫌水不回。 瓶惟添瀑布,杖祇卓莓苔。 如此真行脚。 馀堪我静咍。 |
| 葛藤遍诸方,悟老能几个。 谁知个中庵,炉火但趺坐。 斋钵幸不空。 法轮常自磨。 饥餐困来眠,工夫没量大。 |
| 五老峰前见,过从一岁余。 还将随客棹,归去侍亲舆。 乞食江云际,牵吟腊雪初。 祗应清夜梦,时复到荒庐。 |
| 京国几时留,匆匆两月周。 禅从逆境打,衲到暑天收。 作礼辞僧伴,挑包上客舟。 将何偿此役,速拣好山游。 |
| 旧隐频关念,秦吴忽倦游。 离亭逢落日,归路隔沧洲。 苔遍安禅石,松侵待月楼。 重栖上方夜,欹枕瀑声秋。 |
| 复也虽少年,其志亦猛烈。 发足指乳峰,赤手探虎穴。 直须得虎归,不可只麼说。 送之披秀前,岁暮千峰雪。 |
| 曾持麈尾引金根,万乘前头草五言。 疏讲青龙归禁苑,歌抄白雪乞梨园。 朝惊云气遮天阁,暮踏猿声入剑门。 今日西川无子美,诗风又起浣花村。 |
| 西湖梅蕊暗香浮,锡杖凌空过沃洲。 后会重寻人更老,颓光不驻水争流。 夕阳天际青山出,暝色烟中白鸟留。 此境只曾支遁赏,剡溪今始得汤休。 |
| 瓶钵绕禅衣,连宵宿翠微。 树开巴水远,山晓蜀星稀。 识遍中朝贵,多谙外学非。 何当一传付,道侣愿知归。 |
| 东林一泉出,复与远公期。 石浅寒流处,山空夜落时。 梦闲闻细响,虑澹对清漪。 动静皆无意,唯应达者知。 |
| 得道即无著,随缘西复东。 貌依年腊老,心到夜禅空。 山宿驯溪虎,江行滤水虫。 悠悠尘客思,春满碧云中。 |
| 酒出野田稻。 菊生高冈草。 味貌复何奇。 能令君倾倒。 玉椀徒自羞。 为君慨此秋。 金盖覆牙柈。 何为心独愁。 |
| 释子本乐静,宜不事物牵。 我惭姑苏守,复赏杼山然。 三岁与之别,其学已增前。 忽此有来赠,老拙谬耽研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