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遍参初自浙江回,梵刹金铺始奂开。 袖手却来岩下住,萧然一迳长莓苔。 |
| 东越高僧还姓汤,几时琼佩触鸣珰。 空花一散不知处,谁采金英与侍郎。 |
| 波中出吴境,霞际登楚岑。 山寺一别来,云萝三改阴。 诗夸碧云句,道证青莲心。 应笑泛萍者,不知松隐深。 |
| 月色荒城外,江声野寺中。 贫知交道薄,老信释门空。 露叶凋阶藓,风枝戛井桐。 不妨无酒夜,闲话值生公。 |
| 苍山去不远,日日起寒云。 堂上看飞雪,水边思练裙。 铜缾生薄冻,桂火压残薰。 欲往有余兴,林幽路不分。 |
| 祥哀已踰月,遇子弹鸣琴。 安得不成声,子心异吾心。 十日成笙歌,尼父非好音。 先王礼有节,不可过於今。 莫作风入松,怀垅情未任。 一闻流水曲,归思在溪阴。 此焉吾所乐,目极送归禽。 |
| 心悟觉身劳,云中弃宝刀。 久闲生髀肉,多寿长眉毫。 客棹春潮急,禅斋暮雪高。 南濡一回首,山碧水滔滔。 |
| 却忆凉堂坐,明河几度流。 安禅逢小暑,抱疾入高秋。 水国曾重讲,云林半旧游。 此来看月落,还似道相求。 |
| 彼此垂七十,相逢意若何。 圣明殊未至,离乱更应多。 澹泊门难到,从容日易过。 余生消息外,只合听诗魔。 |
| 五更初起扫松堂,瞑目先焚一炷香。 念彻莲经谁得见,千峰岩外晓苍苍。 |
| 讲终斋磬罢,何处称真心。 古寺高杉下,炎天独院深。 燕和江鸟语,墙夺暮花阴。 大府多才子,闲过在竹林。 |
| 楚外同文在,荆门得信时。 几重相别意,一首晚秋诗。 日暮山沈雨,莲残水满池。 登楼试南望,为子动归思。 |
| 特地东游访祖师,东人占了钵和衣。 幸余只履为心印,犹在西方可急归。 |
| 白云相见初,而子独知予。 世态易翻覆,道交难间疏。 三江同远棹,此日晚离袪。 莫放音书绝,东来有鲤鱼。 |
| 尔祖西来无文字,受持一句心是佛。 烦恭藏主试问他,楞伽四卷是何物。 |
| 侯劝师柔软说,刘叟所见适不同。 有时一句撞墙倒,有时一喝惊耳聋。 |
| 延英面奉入春闱,亦选功夫亦选奇。 在冶只求金不耗,用心空学秤无私。 龙门变化人皆望,莺谷飞鸣自有时。 独喜至公谁是证,弥天上人与新诗。 |
| 貂蝉换却章甫冠,十年出入鵷行间。 天门九重虎豹恶,手携谏疏归掩关。 白鸥浩荡沧波阔,冷看诸公治三窟。 庭院人人春日长,尚记向来频往复。 平生眼里无机云,建安余子不足吞。 剔起枝叶见根本,上人将底酬公恩。 |
| 丛竹傍幽亭,萧然一画屏。 色欺春酒碧,光映夜灯青。 雨叶供香润,风枝摇梦醒。 却嫌千亩阔,浩渺绿难扃。 |
| 释子岂不见,持心世绝无。 悟因诸部入,定似一身枯。 林霭凝香气,山光积坐趺。 寥然断尘伴,惟与法王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