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苕霅溪头柳眼青,食时持钵众香城。 诸邻定怪颠毛白,久客自怜心境清。 重念雪寒亲麈语,无忘水暖走鸥盟。 饱丛林汉深相悉,笋蕨春山次第生。 |
| 洪蒙既判,惠然红日。 天地开明,即心是佛。 尘沙刹海,遍界发辉。 一丝毫头,昧之不得。 却须直下掀翻,休为知见所执。 受用只此平常,更无玄妙奇特。 若是衲僧门下,难免痛棒三十。 目今且赠四藤,任便东西南北。 回首集云峰,面前青突兀。 |
| 遥遥殊积入山心,勇涉湖西且解襟。 当暑行松探古迹,追凉踏藓入晴林。 信知净境无三伏,犹幸悭囊有几金。 白酒青衣随所遇,此来只为此僧寻。 |
| 无聊断梗拨寒灰,门掩霜风客自推。 急下火垆叉手接,便将布袋解头开。 拂床展卷呈诗稿,炙盏分茶当酒杯。 别后逢人须问讯,楞伽曾倩寄书来。 |
| 怜师真达者,于世了无求。 万事沤起灭,一身云去留。 楼台金地古,风雨玉泉秋。 安得超尘网,相从物外游。 |
| 野水横斜最老枝,一生心事雪霜知。 世人重眼不重鼻,只爱花光与补之。 |
| 长芦初问法,归去畅玄宗。 一衲空山里,孤云何处逢。 寒潭独夜月,秋雨旧房松。 回首茱萸路,相思隔暮钟。 |
| 客亭杨柳思悠悠,隔岸青山是越州。 风急片帆飞鸟外,一江烟雨结春愁。 |
| 孤云出岫本无依,胜境名山即是归。 久向吴门游好寺,还思越水洗尘机。 浙江涛惊狮子吼,稽岭峰疑灵鹫飞。 更入天台石桥去,垂珠璀璨拂三衣。 |
| 解唱东山瓦鼓歌,不知节拍有譊讹。 要教声响如当日,快向凌霄走一遭。 |
| 岸树藤绳欲解维,海门蒲席弄清吹。 舟不涩,兴无涯,回首灊山烟翠姿。 |
| 化事而今尽付君,归来还我验儿孙。 诸尘正受盛於钵,一句含胡覆却盆。 别处见人知雪岭,自家喫饭识云门。 底心肯负檀那力,开发真机报施恩。 |
| 旧斋休忆对松关,各在王侯顾遇间。 命服已沾天渥泽,衲衣犹拥祖斓斑。 相思莫救烧心火,留滞难移压脑山。 得失两途俱不是,笑他高卧碧孱颜。 |
| 清旦历香岩,岩径纡复直。 花林开宿雾,游目清霄极。 分明窗户中,远近山川色。 金沙童子戏,香饭诸天食。 叫叫海鸿声,轩轩江燕翼。 寄言清净者,闾阎徒自踣。 |
| 路入松声远更奇,山光水色共参差。 中峰禅寂一僧在,坐对梁朝老桂枝。 |
| 东洛居贤相,南方待本师。 旌麾俨欲动,杯锡杳仍迟。 积雪迷何处,惊风泊几时。 大臣能护法,况有故山期。 |
| 师经非纸上,师佛在心中。 觉路何曾异,行人自不同。 水云晴亦雨,山木夜多风。 闻结西方社,尚书待远公。 |
| 上人今去白蘋洲,霅水苕溪我旧游。 夜雨暗江渔火出,夕阳沈浦雁花收。 闲听别鸟啼红树,醉看归僧棹碧流。 若见儒公凭寄语,数茎霜鬓已惊秋。 |
| 修结僧缘清净因,青油白茗与乌薪。 庞眉五百圣尊者,行脚一千吾上人。 云屋芳资开菡萏,地炉暖气卧麒麟。 睡魔不至蒲禅稳,自照光明默默神。 |
| 十里惟闻松桂风,江山忽转见龙宫。 正与休师方话旧,风烟几度入楼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