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郎雅吴语,不减贺季真。 开轩风烟上,爽气朝朝新。 手栽渭川竹,坐对北海尊。 平生耐久朋,岁晚独此君。 此君不可疏,亦复未易亲。 纷纷桃李行,岂容托清尘。 退食静隐几,微风冷衣巾。 乃知王子猷,真是我辈人。 |
夜半雨鸣廊,晨起雪暗空。 不减腊月寒,故作昨日风。 融银拥山腰,飞花落裘茸。 办此了不难,咳唾烦天公。 纤纤园中花,一夕无光容。 凜凜庭下松,巍然两苍龙。 |
笳鸣雨声歇,据鞍迎晓风。 挑花逞颜色,窈窕一川红。 经年用越地,杀气浮太空。 颇宜化工手,不到荆棘丛。 莺声忽起予,梦落柳影中。 缅怀习池赏,不减燕然功。 横槊岂无人,赋诗定谁工。 |
幽深有佳趣,曾不减林泉。 众绿经新雨,残红堕夕烟。 栽萱北堂近,梦草故池连。 乘月时来往,清歌思浩然。 |
南轩竹色映溪光,不减吾州五月凉。 犹恨秋来鸥鹭少,须君更为筑横塘。 |
泉山南望海之滨,家乐文儒里富仁。 弦诵多于邹鲁俗,绮罗不减蜀吴春。 怀章近辍枢廷杰,制锦重纡学馆人。 岂独光荣生邑里,须知美化浃瓯闽。 |
北沼凉归早,西轩火正流。 萤光偏爱夜,蛩语最知秋。 好月因云暗,清风为树留。 烟来昏翠幕,雾下失沧洲。 河转疑天侧,星回恨岁遒。 惟馀双鹤唳,不减到林丘。 |
县僻人事少,土肥风物殊。 杖刊灵寿木,轮里溴梁蒲。 竹不减淇水,花仍似洛都。 主公眉雪白,游览未尝扶。 |
不见喻工部,经今两暮春。 遥知磬湖上,不减浣花滨。 佳句能名世,浮云岂绊身。 为贪烟雨胜,聊复驾朱轮。 |
千年鹤表映溪滨,一代鸿文动至尊。 仕路低徊唐老杜,才名合沓汉公孙。 家风不减太丘令,盛事何如通德门。 肯把浮荣衒流俗,欲遗典则到仍昆。 |
缥酒颂青春,不减宜城桑落。 楼下玉人凝笑,散万英千萼。 绣衣当日帝王州,横飞看雕鹗。 闻道赐环书下,向金门持橐。 |
溪堂相望一百里,音问相疏十五年。 眼底浮华俱已矣,篱东老菊独依然。 登临不减青山兴,陶写独怀白石编。 待得秋风稍凉冷,方台深处扣真云。 |
飞阁出方池,修竹见空莽。 低临花坞近,平觉春波长。 返景澄余晖,夕阴带浮爽。 从容观鱼乐,不减游濠上。 |
银汉迢迢夜气澄,都忘朝暮困蚊蝇。 月从东涌行空阔,风自南来洗郁蒸。 渴解似尝仙掌露,魂清如近玉壼冰。 谁知此际超然处,不减庐山入定僧? |
员外治中高帝孙,幕中何幸有诗人。 主人不减西湖长,青眼无妨顾德麟。 |
山阴道上柳如丝,策蹇悠悠信所之。 曲水已过修禊集,余寒不减试灯时。 贫犹自力常谋醉,病不能闲日赋诗。 谁道茅檐苦幽独,一勾新月是相知。 |
浓淡名花产蜀乡,半含风露浥新妆。 妖娆不减旧时态,谁与丹青为发扬。 |
拂衣何必归沧洲,黟水不减沧江流。 本有渔砚带苍藓,且无叠鼓惊眠鸥。 风洋霞光笛声晚,云压雁影芒花秋。 客子还能念乡土,今年更作新安游。 |
礼数最优徐孺子,风流不减谢宣城。 那知此别成千古,未信斯言隔九京。 落日松楸阴隧道,西风箫鼓送铭旌。 善人报施今如此,陇水长寒呜咽声。 |
药炉丹鼎火炎炎,六贼三尸怕令严。 无去无来无进退,不增不减不抽添。 爱河浪静浮朱雀,觉海波深浸白蟾。 一自浴丹归密室,太阳门下夜明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