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僧法号号僧伽,有时与我论三车。 问言诵咒几千遍,口道恒河沙复沙。 此僧本住南天竺,为法头陀来此国。 戒得长天秋月明,心如世上青莲色。 意清净,貌棱棱。 亦不减,亦不增。 瓶里千年铁柱骨,手中万岁胡孙藤。 嗟予落魄江淮久,罕遇真僧说空有。 一言散尽波罗夷,再礼浑除犯轻垢。 |
鹰扬不减少年时,墨作龙蛇纸上飞。 应笑学书心力尽,临池写遍未裁衣。 |
谒祠江上且归休,有命何须企碧流。 好把一言寤明主,声名当不减千秋。 |
芳草渡。 渐迤逦分飞,鸳俦凤侣。 洒一枝香泪,梨花寂寞春雨。 惜别情思苦。 匆匆深盟诉。 翠浪远,六幅蒲帆,缥缈东去。 还顾。 夕阳冉冉,恨逐潮回南浦路。 漫空念、归来燕子,双栖旧庭户。 市桥细柳,尚不减、少年张绪。 渐瘦损,懒照秦鸾对舞。 |
远别惜多病,一帆停浦沙。 翻令倍含戚,不减昔离家。 江路积梅雨,客衣生藓花。 后期淮水曲,莫使怨蒹葭。 |
出门了无意,适见飞云在。 天际归来亦偶然,院荒何处无苔钱。 鼠子无烦避人去,闲花疏竹聊眼前。 壁间苍山未全落,屋上青天宛如昨。 人生漂若不系舟,今夕姑从此庵泊。 朝来倘晴还杖藜,浪迹惟有浮云知。 客子休夸主人在,主人不减客桑时。 |
好在稽山北,因君访故园。 风流久衰歇,湖水自清浑。 可得千秋观,相传百代孙。 时闻祖行客,不减汉东门。 |
倦入承明听履声,朱轓今复厌专城。 汤胸太华供吟兴,照眼伊川洗宦情。 莼鱠何惭高士决,琴龟不减昔贤清。 未应便葺东山墅,出处方关世重轻。 |
东郭先生最老成,天才久已负时名。 能诗不减唐工部,解饮浑如晋步兵。 塞上征鸿高避弋,海东归鹤暗闻声。 比邻喜有知心客,一夜弹棋直到明。 |
苑路轻骖拂晓霞,斗城南畔列侯家。 临邛贵客倾中坐,漳水词人记后车。 一石蒲桃先载酒,万株金谷正交花。 风光不减兰亭会,醉墨凭君纪岁华。 |
楚楚吾家千里驹。 老人心事正开渠。 风流不减庭前玉,爱惜真如掌上珠。 纡绿绶,荐方壶。 老人沉醉弟兄扶。 问将何物为儿寿,付与家传万卷书。 |
香浮椒柏,暖入酴酥,瑞气晓生帘幕。 绛阙真人,来自五云楼阁。 青霄路歧游偏,挂冠归、水晶。 逍散处,有壶中日月,放龟鹤。 好是朱颜难,嬉游处不减,少年行乐。 正好寻春,莫负燕期莺约。 沈沈洞天向晚,按宫商、重调音乐。 愿岁岁,听新声、笙歌院落。 |
筑台危可瞰垧牧,朝来小雨犹十上。 虽无峻岭有修竹,不减山阴同放浪。 青门正尔堪邵平,云中何必须魏尚。 小池更广勿近墙,畏与浊渠同滉漾。 |
齿危但以粥充虚,辜负公家夏屋渠。 政恐曲生深作崇,可怜髯簿顿成疏。 动摇不减韩吏部,蹴踏非同焦校书。 落势今年残未已,只应从此并无馀。 |
连朝飞雪满山城,恰负人言雪易晴。 梅顿添肥香不减,竹虽暂屈节还清。 闭门僵卧嗟寒士,煮水烹茶任巨卿。 但喜遗蝗深入地,休夸李愬把吴平。 |
相逢执手也踟蹰。 立斯须。 话区区。 借问来时,曾见那人无。 忍泪啼痕香不减,虽少别,忍轻辜。 霜风摇落岁将徂。 景凋疏。 恨萦纡。 过尽行云,我在与谁居。 一掬归心飞不去,层浪叠,片蟾孤。 |
清明胜赏尚容追,不减觞浮曲水时。 坐觉晴云恋歌扇,看供吟笔泻天池。 春光有底遽如许,酒量勉添些子儿。 可但大堤民气乐,啼莺语燕共嬉嬉。 |
艰难当不减腰围,过尽瞿塘几夕晖。 万里江山劳疾置,一番书札枉亲挥。 尘埃好却西风扇,行李仍从北道归。 底处最关天下事,秋来马不齕民肥。 |
风琴牛笛难度曲,早韭晚菘谁当肉。 笔端画饼不得饱,汗少熬鸡浑未熟。 三年楮叶太劳力,八尺鼓围竟空腹。 遥遥华胄犹龙孙,皎皎白驹挚空谷。 头风岂无草檄愈,酱瓿正须太玄覆。 供书小吏腕几脱,免冠毛颍仍秃。 年来轧思倒挽牛,逃虚僧社高如秋。 乞身得此清凉国,不减人间万户侯。 |
亭栏下望汉江水,浮绿无风写镜明。 日脚穿云射洲影,槎头摆子出潭声。 樯帆落处远乡思,砧处动时归客情。 使者徘徊有佳兴,高吟不减谢宣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