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别去期三载,伻来痛一书。 死生诚大矣,力量果何如。 平日真知我,遗言苦问予。 作铭虽不愧,回首倍欷歔。 |
| 卫人将授甲,鹤有乘轩宠。 爱人不如禽,士固不为用。 唐人竞朝梁,怒杀孙供奉。 兽犹知有君,人胡不愧悚。 |
| 黄屋辞丹阙,贞臣赴敌营。 解言终不反,先面竟如生。 谁并当时节,独流千祀名。 承家有贤嗣,谅不愧西平。 |
| 杏园春接袂,蓬省夜分灯。 权相不吾以,贵人惟子憎。 虽云殊爵位,均不愧交朋。 雇影追前事,悠然涕满膺。 |
| 举世方贪禄,斯人只自怡。 一官如涕唾,半世足遨嬉。 心地陂千顷,生涯洒一卮。 唯应郭有道,吾不愧为碑。 |
| 不愧嘉名取次题,寓情彷佛古人齐。 菊添细蕊金英重,松覆清幽盖影低。 上戴星辰全咫尺,傍躔日月自东西。 宜将斗酒频相属,靖节从来到处迷。 |
| 画阁高连百雉城,涵虚应不愧標名。 门前柳色兼旗色,座上琴声杂佩声。 肯羡五湖归范劙,未饶三径隐渊明。 我来恰值初晴后,山影波光分外清。 |
| 出山不愧草堂灵,乱后看山山更青。 余烬岂容遗大厦,蹑云端为护危亭。 参差春燕依华浦,断续霜猿绕翠屏。 物色趣君归早晚,已看兰玉照阶庭。 |
| 桐阴吟社忆当年,别后攀梅结数椽。 湖海有声推逸韵,弓旌不至叹遗贤。 儿收残稿能传业,自志平生不愧天。 航便双鱼无复得,夹山西望泪潺湲。 |
| 箐果崖芝日足餐,卖薪时亦下云端。 邻家有酒常同醉,晚岁无衣不叹寒。 黑白石充棋子用,青黄树当历头看。 须眉不愧商山皓,可待为人作羽翰。 |
| 攜僧缓步听溪声,课仆疏筠出翠屏。 泉石膏肓吾自许,余生应不愧山灵。 |
| 天生纯孝本良知,不愧周人七子诗,绝妙好辞为写照,丰碑千古在江湄。 哀哀江上救沉尸,墓木留形世所悲,得旨春秋参祀典,孝诚今日再逢时。 |
| 张公遂如此,海内共悲辛。 逆虏犹遗种,皇天夺老臣。 深知万言策,不愧九原人。 风雨津亭暮,辞君泪满巾。 |
| 一语回天力,终年困五丁。 时方相司马,吾不愧玄龄。 递奏逾金石,斯文粲日星。 幡然霖雨手,犹带御炉馨。 |
| 日月易流转,一年仍一年。 身从忧患老,事逐岁时迁。 白首未闻道,清贫不愧天。 寒林松柏瘦,花柳又春妍。 |
| 旧来绝叹茶山行,今日重悲南涧泉。 儒雅风流真不愧,两贤真可作三贤。 |
| 寒闺守节少年时,志凛冰霜不可移。 追远积成千古恨,报恩宽作十年期。 此生不愧先君死,后世应传寡妇碑。 兰若栖神安稳在,遗言今日九原知。 |
| 捧檄及偏亲,斑衣聊效颦。 旨甘贫有味,温清静无尘。 北户足萱草,南风宜棘薪。 版舆多喜色,庶不愧安仁。 |
| 欲识逍遥乐,都忘利与名。 讨论惟百氏,来往有诸卿。 静觉羊肠险,闲看蜗角争。 超然穷妙理,知不愧庄生。 |
| 论建回天力,生平与众同。 居常焚谏草,人自避乘骢。 朝誉多张仲,家声近鲁公。 挽辞吾不愧,收入汗青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