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出世须抛世俗文,休论何逊与阴铿。 但求仙伯三年艾,会向弥明顶上行。 |
| 世俗匪吾谋,嘉篇常见投。 旧交皆炫曜,夫子独淹留。 礼乐尚虚器,衣冠何自囚。 秪应凉冷後,萧飒更清秋。 |
| 晨策东篱路,煌煌寒菊英。 我岂无他人,底事忆渊明。 忘言会诸理,扫尽世俗情。 悠然见南山,此意谁与评。 |
| 昼日苦卒卒,忽焉不加思。 长夜漫不眼,起复日所为。 所为浩多愧,不与初心期。 虚云圣贤学,实从世俗归。 虽耻犹奈何,长歌涕垂颐。 |
| 衡茅随力葺幽居,扫地焚香乐有余。 分食时能下檐鹊,作洲常悔诳池鱼。 游归又失相寻客,睡起重开未了书。 袖手悠然便终日,不辞世俗笑迂疏。 |
| 霜钟清彻隔村闻,南渡横塘晓色分。 浅浅溪流涵白石,微微山路入青云。 劳生已负林泉约,薄宦空增世俗纷。 见说定香无受想,为祛尘惑借余熏。 |
| 郑公身与我同寒,陆子泉头隔几山。 为客盖头无一瓦,何时开眼见千间。 非干世俗人情薄,自是书生命运悭。 三邑未随燔肉废,先师心事几曾还。 |
| 往来乌兔底匆忙,老去身心只自将。 理栉不胜浑种种,繙书未了苦忙忙。 情知世俗风光浅,日觉山林气味长。 有负夙心依屺岵,更将余力事松篁。 |
| 爱花长苦恼天君,政恐因花赋洛神。 江上风霜方破腊,岭头水雪已回春。 帮人远信来千里,浪蕊凡香隔一尘。 天与孤高超世俗,肯将剩馥乞蜂臣。 |
| 江村十日喜霜晴,草死泥乾拄杖轻。 沟港浅来无鹭下,郊原暖处有牛耕。 奔驰久厌儿童戏,沦落偏知世俗情。 欲向书窗了残课,归来犹占夕阳明。 |
| 步步溪山转几重,五云深处敞琳宫。 峰慈秀拥神仙门,门径清无世俗风。 尽静棋声深院裹,月明琴弄夜堂中。 丹成仙子无馀事,祗待蟠桃信息通。 |
| 齿豁不可补,发脱无由栽,清晨明镜中,老色苍然来。 余年亦自惜,未忍付酒杯。 抽架取我书,危坐阖复开。 万世见唐尧,夔龙获亲陪。 寥寥三千年,气象挽可回。 岂以七尺躯,顾受世俗哀? 道在无不可,廊庙均蒿莱。 |
| 病起清羸不自持,年光都上鬓边丝。 昏昏雨细梅黄後,漫漫秧青水满时。 曲几方床娱永日,矮冠高屐骇群儿。 客来莫笑狂颠甚,此处那容世俗知。 |
| 青山何岩岩,江流自浑浑。 欲由白石道,先自长松门。 其间有万景,轩豁忘乾坤。 适可得以心,不可为客论。 安得山水交,共无世俗言。 携琴写古声,酌泉求清源。 适时固虽疏,谋道岂不敦。 谁能歌此诗,侑我饮客樽。 |
| 藏山覆瓿两相痴,辛苦才供世俗嗤。 壮不如人徒自悔,老能学易未过时。 懒犹堪草归田赋,钝岂能吟对御诗。 惟有聃书宜北面,存元守黑畏人知。 |
| 华屋金狨座,雕鞍驷马车。 才堪夸世俗,早已落丘墟。 此病久沈痼,无人解扫除。 千年子晁子,道院有遗书。 |
| 薰炉好妙非吾欲,古铜惟怜鼎三足。 手中一瓣非碌碌,传语此君惊世俗。 快烧笃耨置一床,枕上齁齁气味长。 似是马曹真未会,不唤此君闻妙香。 |
| 双柶五丈高,万竹一尺围,上有林蝉鸣,下有涧鸟飞。 正午不见日,我来每忘归。 清诗忽陈前,永与世俗违。 直北有异境,烟汀连钓矶。 何当霜雪时,散发槲叶衣? |
| 圣人虽在上,君子有穷时。 自得山居乐,何须世俗知。 夜多松月分,凉与水风期。 只恐亨通去,清闲却付谁。 |
| 周诗云娶妻,周易云归妹。 七夕世俗情,乞巧儿女态。 日暮云雨过,人谓牛女会。 云雨本无踪,牛女岂相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