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森罗万象本同根,个事虚通有化门。 历历当机元不爽,头头大用了无痕。 妙明田地传家祖,参饱丛林委子孙。 缘就归来墙面坐,秋空连水月黄昏。 |
| 丛林浩浩,谁是知音。 马祖堂中,盘山回首。 云门会里,明教翻身。 彼此一时,孰分优劣。 入鄽不露迹,随处是家风。 浅种与深耕,秋冬收颗粒。 从他五湖衲子,端坐无疑。 日高一钵和罗饭,禅道是非都不知。 |
| 凝云吐秋曦,翳目眩晴昼。 扶行憩高堂,悄若历辰宿。 清涵城负池,碧丛林端岫。 微茫纵遐瞻,佳处时一靓。 冷风生襟裾,俯仰小宇宙。 何必如云翮,超然追御寇。 |
| 云水性调,丛林气高。 肚皮束篾,版齿生毛。 十方身虚空样放,二升米拄杖头挑。 |
| 水绕山转狮子窟,赫赫金毛从此出。 野犴既死狐兔悲,天下丛林闹聒聒。 我来不敢重步行,森严匝匝清风生。 三拜无言出门去,烟笛一声牛背横。 |
| 三河野人,两浙社宾。 湛存该理智,妙触出根尘。 乌藤行脚丛林事,鈯斧住山云水身。 |
| 去去之人乞食心,春风浩荡洗丛林。 松蹊香腻糁黄粉,竹坞清癯包玉簪。 炊甑分珠斋钵满,净瓶汲月夜塘深。 归来磨濯光明在,向道尘泥不涴金。 |
| 一霎山前春雨乾,丛林气韵洗衰寒。 水明玉兔随征棹,线重金鳞上钓竿。 午钵莫嫌分饭甑,千僧无念集蒲团。 化机妙应头头准,手眼通身不著谩。 |
| 庐山淡薄已多时,谁与丛林洗败姿。 为爱海冰资菜味,不嫌春雨破华枝。 仙陀婆事行行辨,舜若多身处处宜。 快意截流船到岸,江头风顺看樯旗。 |
| 万里西来坐少林,灯灯相续至如今。 泥牛斗里同归海,玉线联时妙契鍼。 未坠绵绵吾祖绪,不忘切切老婆心。 风前一弄无弦曲,会有丛林人赏音。 |
| 应身随处见尘尘,能顺因缘不背真。 树上虎头呈伎俩,毛端师子显精神。 平生自许得游刃,投老难传知斲轮。 香气满城燂钵饭,丛林一洗浩然春。 |
| 濒海人居不事田,生涯清白是家传。 雷鸣山麓潮横雪,津出泥沙卤泛莲。 冰玉色承熬炼力,蕨薇滋藉合和缘。 舌头妙有圆通眼,坐断丛林五味禅。 |
| 万指生涯一钵归,丛林宗尚默无机。 道耕自信我寒槁,妙用相烦君发挥。 薜荔藩篱秋蔓衍,女萝窗户月依衡。 时时处处通消息,物象都卢入范围。 |
| 廓虚田地绝蓁荆,望断玉堂冰鉴平。 素色依稀云拥耒,练光片段月分耕。 意为衲子延筇履,力丐檀那助饭羹。 将见金牛笑相唤,丛林气像不多争。 |
| 一方一所,丛林保社。 或废或兴,截铁斩钉。 推倒嘉州大像,扶起迦叶师史,管取曹源一派清。 |
| 坐曲木床,握乌藤杖。 铸佛祖之楷模,活丛林之气像。 你莫来虎口撩须,谁更敢蛇头揩痒。 |
| 默默中居底是庵,白槌上首乃同参。 深明铁磨莫颠倒,真见末山非女男。 坐里水天能湛湛,门前华雨任毵毵。 一言妙证超名相,坐断丛林五味禅。 |
| 缀钵持来勇入廛,家家行结胜因缘。 三千界重慈悲佛,五百生称忍辱仙。 芳濯丛林春冉冉,明随流水月娟娟。 饱参事与千僧供,洗足蒲团枯木禅。 |
| 夏日勤修宝殿,冬天好炼顽心。 三更不纵睡魔侵。 便是先生戒禁。 学道休迷妄想,修真莫失丛林。 无为功满恣歌吟。 自在高眠稳枕。 |
| 气宇云闲,身心木槁。 顶门正眼,红日杲杲。 早投长芦划草之机,晚分双径人天之座。 名山屡招而不赴,一庵超然其高卧。 夫是谓丛林前辈典刑,宜与赵州同年而并操者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