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乍雨乍晴宝象明,东西南北乱云深。 失珠无限人遭劫,幻应权机为汝清。 |
| 历劫坦然无异色,东西何立谁南北。 若言别有一灵光,认子不真元是贼。 |
| 南北东西总亦庵,尘毛刹海悉包含。 山僧已住其中矣,更欲招邀即不堪。 |
| 竹色覆禅栖,幽禽绕院啼。 空门无去住,行客自东西。 井气春来歇,庭枝雪后低。 相看念山水,尽日话曹溪。 |
| 东西两鹿田,上下三洞天。 苔径劣容足,石门低及肩。 乳窦断还滴,天窗皓仍玄。 何当出樊笼,悠哉聊永年。 |
| 谁知极目名亭意,不在登临与品题。 天地两间同汗漫,江淮一水自东西。 惊栖何日能归雁,灵异当年任照犀。 万境尽从心上化,静参飞跃悟端倪。 |
| 东西两湖水,相并比鸳鸯。 湖里鸳鸯鸟,双双锦翼长。 |
| 草,草。 折宜,看好。 满地生,催人老。 金殿玉砌,荒城古道。 青青千里遥,怅怅三春早。 每逢南北离别,乍逐东西倾倒。 一身本是山中人,聊与王孙慰怀抱。 .第二百九十七卷 |
| 荒关无守吏,亦耻白衣过。 地广人耕绝,天寒雁下多。 东西方自感,雨雪更相和。 日暮聊摅思,摇鞭一放歌。 |
| 长安城中不可留,风尘日日使人愁。 上书解印我将去,拔剑出门君且休。 五岳登临几两屐,三江来往一扁舟。 东西南北好行乐,与尔相随万里游。 |
| 怀哉千古事,百炼不为柔。 汉祖尤封齿,殷臣不事周。 宁随文相国,真匹李潭州。 浩荡江相接,东西万古愁。 |
| 一日日一,一时进。 逗到腊八诳,眼上错安眉。 东西不辨,南北狐疑,从教万古业风吹。 |
| 江汉故人少,东西消息稀。 异花开绝域,野风吹征衣。 |
| 山逐寒云断,天随暮霭低。 稻畦迷上下,樵径自东西。 故国存书剑,他乡尚鼓鼙。 涓埃期补报,未敢卜幽栖。 |
| 我爱昭州寺,东西占景开。 门临九峰列,僧自五天来。 讲次花飘席,斋馀鸟下台。 万民共行药,终讌首慵回。 |
| 闲凭栏干立,诗牵望眼迷。 水穿城内外,楼接市东西。 江阔云常湿,天宽山尽低。 燕莺春寂寂,只有雨鸠啼。 |
| 陇水下陇头,东西南北流。 浮萍逐陇水,一去不复收。 |
| 饥眼眩东西,诗肠忘早晏。 虽然灯是火,不悟钟非饭。 山僧异漂母,但可供一莞。 何为二十年,纪忆作此{左言右由} |
| 尧夫非是爱吟诗,诗是尧夫春尽时。 有意落花犹去住,无情流水任东西。 莺传信处音声切,燕诉冤时言语低。 似此误人事多少,尧夫百是爱吟诗。 |
| 龙虎刚柔隐圣方,一时和合运阴阳。 周知配类无疏失,我一从来理自长。 鼎里花开装五彩,心明火候制三黄。 更能通得华池妙,南北东西不可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