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与君何日出屯蒙,鱼恋江湖鸟厌笼。 分手各抛沧海畔,折腰俱老绿衫中。 三年隔阔音尘断,两地飘零气味同。 又被新年劝相忆,柳条黄软欲春风。 |
| 丹阳郭里送行舟,一别心知两地秋。 日晚江南望江北,寒鸦飞尽水悠悠。 |
| 日落寒山剪剪风,一行雁字各西东。 虽然颜面睽千里,料得相思两地同。 |
| 君在於潜未语妇,姑苏我到事多违。 母衰妹弱那能干,妇拙儿顽孰可依。 海近一天风漠漠,朔寒两地雪霏霏。 行装稍办还家急,年少应须慕虎闱。 |
| 风雨淮西梦,危魂费九升。 一官遮日手,两地读书灯。 见客深藏舌,吟诗不负丞。 竹林虽有约,门户要人兴。 |
| 两地旌旗拥一身,半缘伤旧半荣新。 州人若忆将军面,写取雕堂报国真。 |
| 南陂荒茀已成围,北墅四租颇应期。 两地径规般薄地,小为庵屋大为池。 |
| 灯暗独吟余,疏桐月满除。 虫寒初入户,鼠饿欲侵书。 河汉三更望,江湖两地居。 相思无去梦,今夜恨何如。 |
| 予既迁山郡,子亦返郊园。 两地花俱发,离愁春共繁。 已罢临池赏,仍睽倾座言。 从来作者意,寂寞向谁论。 ¤ |
| 丽汉金波满,当筵玉斝倾。 因思频聚散,几复换亏盈。 光彻离襟冷,声符别管清。 那堪还目此,两地倚楼情。 |
| 处俭爱齑淡,嗜经如柘甜。 香煤浮砚沼,短烛照书帘。 鮚岸涨春水,潮沃夜蟾。 十年交谊厚,两地别怀添。 |
| 广平河水北,古暨浙江南。 两地音邮阔,三年官况谙。 采芹聊共乐,食蘖岂能甘。 别酒黄梅相,情环老不堪。 |
| 漫游三十载,屐齿晕苍苔。 两地无多里,一生能几回。 洞深龙未蛰,丹熟灶无灰。 已觉忘身世,松梢有鹤来。 |
| 甘露卷帘看雨脚,樟亭倚柱望潮头。 十年顾我醉中过,两地与师方外游。 久隔兵戈常寄梦,近无书信更堪忧。 香炉烟霭虎溪月,终棹铁船寻惠休。 |
| 楚树吴云隔风尘,相思两地各伤神。 悠悠岁月多华发,历历江山少故人。 苔屋不来今日雨,草地长梦旧家春。 便鸿为问平安信,聊当西风寄白苹。 |
| 五十年间叹阔疎,相忘两地复江湖。 书来笔底惊强健,诗去吟边想步趋。 好对青山看歌舞,莫嫌红粉笑髭须。 凤毛已有哦松韵,尚记金华旧范横。 |
| 禅宫分两地,释子一为心。 入道无来去,清言见古今。 江寒池水绿,山暝竹园深。 别有中天月,遥遥散夕阴。 |
| 杖策行行访楚囚,也胜流落峤南州。 鬓丝半是吴蚕吐,襟血全因蜀鸟流。 径窄不妨随划栗,路长那更听钩辀。 家山千里云千叠,十口生离两地愁。 |
| 天近筍舆如踏空,翻翻巾舄冷泠风。 远寻乱嶂出帆外,近数诸村悬镜中。 沙草微茫似楚泽,涧花凄冷非吴宫。 湖西湖东尽堪望,两地乡心谁与同。 |
| 无才处处是穷涂,两地谁传万里书。 节物峥嵘催岁暮,溪山萧洒入吾庐。 南归犹喜寻同志,北去还闻困索居。 佳句不须论旧约,相随阳羡有篮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