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转走东南复帝城,故人相见眼偏明。 十年作吏仍糊口,两地为邻阙寄声。 冷眼尚堪看细字,白头宁复要时名。 孰知范叔寒如此,未觉严公有故情。 |
| 不能枉道取富贵,是致尔辈愁饥寒。 频年别离情更恶,两地狼狈心何安。 从人数寄安否问,使我相思怀抱宽。 平生窃叹曹家儿,临歧莫堕双阑干。 |
| 两地曾辞最重权,功如温树懒能言。 从来富贵知何限,少有元戎是状元。 |
| 久绝音书隔塞尘,路岐谁与子相亲。 愁中独坐秦城夜,别后几经吴苑春。 湘岸风来吹绿绮,海门潮上没青蘋。 空劳两地望明月,多感断蓬千里身。 |
| 忆吟诗句与君儿,曾说高宗涕自挥。 两地兵休重富乐,百年家活共轻肥。 多留萤火明书案,闲看鱼蓑傍钓矶。 身内已无尘土僻,霜阡雪坞送将归。 |
| 子高去后我方来,两地参差笑口开。 赖有尊有似人喜,为渠想像饮三杯。 |
| 鄱笑行藏不自由,邮亭杯酒又淹留。 罢官却喜身还健,报最空惭政未优。 截镫只今难击马,卖刀自昔已牵牛。 蛮烟岭树斜阳路,两地离怀一样秋。 |
| 望断家山两地悬,白云何处涕潸然。 吏尘岁月知无几,宦海风涛幸有边。 已是雪霜催岁晚,又还花柳放春妍。 起予妙语令深省,碧眼相看话百年。 |
| 家世为边户,年年常备胡。 儿僮习鞍马,妇女能弯弧。 胡尘朝夕起,虏骑蔑如无。 邂逅辄相射,杀伤两常俱。 自从澶州盟,南北结欢娱。 虽云免战斗,两地供赋租。 将吏戒生事,庙堂为远图。 身居界河上,不敢界河渔。 |
| 新诗来处自房州,已及瓜时叹滞留。 曾望碧云频送目,又惊红叶再敲秋。 千山不隔清风远,两地应同素月流。 游刃似君诚利器,只今无复见全牛。 |
| 远别那无梦,重游自有期。 半年乡信到,两地赤心知。 坐久吟移调,更长砚结凘。 文人才力薄,终怕阿戎欺。 |
| 仙掌露初凝,高空月迥明。 雪霜千里色,关塞一时情。 永夜惊乌鹊,中原有弟兄。 清辉怜独对,良会苦难并。 目断一天远,愁随两地生。 倚楼何处笛,凄切送残声。 |
| 早奏玉垣绩,才登金掌班。 众皆期两地,谁谓老三山。 江夏动劳上,东平礼义间。 壮猷惭弗克,孰与济时艰。 |
| 两地俱秋夕,相望共星河。 高梧一叶下,空斋归思多。 方用忧人瘼,况自抱微痾。 无将别来近,颜鬓已蹉跎。 |
| 帝念琼枝欲并芳,星分婺女寄仙郎。 鸾从阙下虽辞侣,雁到江都却续行。 烟月一时搜古句,山川两地植甘棠。 即看龙虎西归去,便佐羲轩活万方。 |
| 平步青云上,逢辰亦盛哉。 十年登两地,四见入中台。 独擅调元手,咸推济世才。 如何天不慦,一夕泰山颓。 |
| 一帆风雨路三千,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。 恐哭损残年,告爹娘,休把儿悬念。 自古穷通皆有定,离合岂无缘? 从今分两地,各自保平安。 奴去也,莫牵连。 |
| 两地旌旗一闰中,十年监牧九卿崇。 安舆遍就东南养,遗俗将陶雅颂功。 爱护元身如宝玉,节宣时序戒螟螽。 遥知独上千山路,处处梅花逐暖风。 |
| 同官同齿复同科,朋友婚姻分最多。 两地尘沙今龃龉,二年风月共婆娑。 朝伦孰与君材似,使指将如我病何。 升黜会应从此异,愿偷闲暇数经过。 |
| 居人行转轼,客子暂维舟。 念此一筵笑,分为两地愁。 露湿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 方抱新离恨,独守故园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