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上将还专席,双旌复出秦。 关河三晋路,宾从五原人。 孤戍云连海,平沙雪度春。 酬恩看玉剑,何处有烟尘。 |
| 相门佳公子,都忘却,贵人骄。 有万石忠动,伯鱼诗礼,才气飘飘。 风流谢家玉树,说妙龄、英誉冠东朝。 桂殿亲承弓砚,豸冠高映金貂。 两台清议耸风标。 睿眷见恩饶。 要宝瑟朱弦,羹梅伊鼎,试手更调。 凤凰池,还浴凤,看羽毛、奕世动云宵。 郑重岁寒贞节,青松千尺难*。 |
| 憭慄众芳歇,金英无与俦。 香疑饮潭日,欢似漉巾秋。 润蘤霜华入,薰丛野色留。 郢兰休自咤,冰玉此赓酬。 |
| 火山无冷地,浊流无清源。 人生在艰世,何处避谗言。 诸侯镇九州,天子开四门。 尚有忠义士,不得申其冤。 嘉木移远植,为我当行轩。 君子居要途,易失主人恩。 我爱古人道,师君直且温。 贪泉誓不饮,邪路誓不奔。 如何非冈坂,故使车轮翻。 妓妾随他人,家事幸获存。 当时门前客,默默空冤烦。 从今遇明代,善恶亦须论。 莫以曾见疑,... |
| 中丞问俗画熊频,爱弟传书彩鹢新。 迁转五州防御使,起居八座太夫人。 楚宫腊送荆门水,白帝云偷碧海春。 报与惠连诗不惜,知吾斑鬓总如银。 |
| 雄关九道开边庭,翼然天表尊神京。 大半安危属全陕,固原节制兼中丞。 烽火遥通黑水外,气运幸值黄河清。 上圣宵衣屈群策,推毂肯使边臣轻。 中丞气与衡岳会,八九云梦胸中盈。 衣绣曾为直指使,按剑宿备洮岷兵。 况复威名甘与肃,部落不问知旗旌。 比年借寇抚江右,坐见列郡苏疲甿。 一朝经略付西事,诏书授钺仍专征。 知公为谟自宏远,耀武... |
| 鲁儒相悟欲成空,学尽文章不见功。 官自掖垣飘海上,镇从随岸入山中。 尝遭火发瞿云宅,争得天如老氏弓。 何意杜陵怀宝客,也随迷路出关东。 |
| 威名昔日动南荒,斧钺重分定海疆。 八镇大臣承节制,六千君子备戎行。 若营内险无如海,但练沙兵略用狼。 师老寇深为日久,伫看石画一更张。 |
| 小山为郡城,随水能萦纡。 亭亭最高处,今是西南隅。 杉大老犹在,苍苍数十株。 垂阴满城上,枝叶何扶疏。 乃知四海中,遗事谁谓无。 及观茅阁成,始觉形胜殊。 凭轩望熊湘,云榭连苍梧。 天下正炎热,此然冰雪俱。 客有在中坐,颂歌复何如。 公欲举遗材,如此佳木欤。 公方庇苍生,又如斯阁乎。 请达谣颂声,愿公且踟蹰。 |
| 东望扶桑日,何年是到时。 片帆通雨露,积水隔华夷。 浩渺风来远,虚明鸟去迟。 长波静云月,孤岛宿旌旗。 别叶传秋意,回潮动客思。 沧溟无旧路,何处问前期。 |
| 守边犹得近邦畿,亚相权兼大将威。 乌府夜闲关月皎,戟门秋静虏尘稀。 探兵入塞无传箭,敕使临戎有赐衣。 闻道六龙巡幸处,至今尝见五云飞。 |
| 十叶山河一线悬,老成只手欲回天。 杀身岂足辞臣责,长绕精诚紫极边。 |
| 汀洲无浪复无烟,楚客相思益渺然。 汉口夕阳斜渡鸟,洞庭秋水远连天。 孤城背岭寒吹角,独树临江夜泊船。 贾谊上书忧汉室,长沙谪去古今怜。 |
| 剑外书来日,惊忙自折封。 丹青得山水,强健慰心胸。 事少胜诸郡,江回见几重。 宁悲久作别,且似一相逢。 诗合焚香咏,愁应赖酒浓。 庾楼寒更忆,肠断雪千峰。 |
| 郁郁雨相遇,出门草青青。 酒酣拔剑舞,慷慨送子行。 驱马涉大河,日暮怀洛京。 前登太行路,志士亦未平。 薄游五府都,高步振英声。 主人才且贤,重士百金轻。 丝竹促飞觞,夜宴达晨星。 娱乐易淹暮,谅在执高情。 |
| 旧说天下山,半在黔中青。 又闻天下泉,半落黔中鸣。 山水千万绕,中有君子行。 儒风一以扇,污俗心皆平。 我愿中国春,化从异方生。 昔为阴草毒,今为阳华英。 嘉实缀绿蔓,凉湍泻清声。 逍遥物景胜,视听空旷并。 困骥犹在辕,沉珠尚隐精。 路遐莫及眄,泥污日已盈。 岁晏将何从,落叶甘自轻。 |
| 一千篇里选,三百首菁英。 玉尺新量出,金刀旧剪成。 锦江增古翠,仙掌减元精。 自此为风格,留传诸后生。 |
| 隔政代君侯,多惭迹令猷。 山光来户牖,江鸟满汀洲。 雅韵徵朝客,清词写郡楼。 至今谣未已,注意在洋州。 |
| 满地苌弘血染衣,补天功业竟安归。 犹余万丈长虹气,此夕骖箕叩紫微。 |
| 退无偃息资,进无当代策。 冉冉时将暮,坐为周南客。 前登阙塞门,永眺伊城陌。 长川黯已空,千里寒气白。 家本渭水西,异日同所适。 秉志师禽尚,微言祖庄易。 一辞林壑间,共系风尘役。 交朋忽先进,天道何纷剧。 岂念嘉遁时,依依偶沮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