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兮和茇,和兮中之茁。 潜鞠兮中和,笃生兮人物。 |
圣世持盈计,慈皇阅士多。 十年深注倚,一德妙中和。 日月长循轨,边疆竟息戈。 到今清净化,仿佛汉民歌。 |
弱冠相知早,中年不见多。 生涯在王事,客鬓各蹉跎。 良守初分岳,嘉声即润河。 还从汉阙下,倾耳听中和。 |
戛玉音难尽,凝人思转清。 依稀流户牖,仿佛在檐楹。 更逐松风起,还将涧水并。 乐中和旧曲,天际转余声。 漂渺浮烟远,温柔入耳轻。 想如君子佩,时得上堂鸣。 |
流虹启圣际千年,湛露洪恩下九天。 腾踏欢声来击壤,氤氲瑞色散非烟。 已赓圣代中和颂,更草前贤封禅篇。 四海岂知蒙帝力,春台此日倍熙然。 |
遥想庐陵郡,还听叔度歌。 旧官移上象,新令布中和。 看竹经霜少,闻猿带雨多。 但愁征拜日,无奈借留何。 |
肯将荷政削民庐,好把宽仁答乘舆。 襦袴胜夸今日富,春秋欣见有年书。 门施水薤何须尔,庭卧桁杨只晏如。 拟颂中和献天子,鲰生无语却踌躇。 |
白发梨园老乐师,锦胸花帽对弹丝。 行宫只奏中和调,解厌南朝《玉树》 |
卿霭重重覆璧门,独挥鸿笔坐西垣。 诚明自有中和气,润色还多郁穆言。 内苑朱樱兼酷赐,前阶红药任风翻。 紫丝新履徊翔地,应笑东方避世喧。 |
客里羁情厌九迁,相逢赖有故人贤。 见贻劳苦平生句,如诵中和乐职篇。 江左风流从昔著,日边事业向来传。 只应好语盈编简,并待秋负送锦笺。 |
中和偶向此枝藂,友爱当知吾意同。 十世共居尤盛整,受奖三代共春风。 试看华萼相扶处,正在闺门载翕中。 昭谏而来名节伟,更添新记与无穷。 |
研席尝栖一柏堂,至今鱼鼓诉凄凉。 溪山不掩中和气,发见随时草木香。 |
久晴政为收蚕麦,好雨从今及稻禾。 试向诸生选何武,要歌乐职颂中和。 |
陟彼中和山,无人不感仰。 庭中檀麝盈,洞里珍珠满。 两腋清风生,一腔春意爽。 焚香祝圣回,袖带炉烟暖。 |
洛阳最得中和气,一草一木皆入看。 饮水也须无限乐,况能时复举杯盘。 |
十年关陇困科输,圣德如天尽扫除。 临遣中和二千石,好乘春日下宽书。 |
十月新阳。 喜桃杏秀发,宫殿春香。 宝历开图,文母协应时康。 诞庆欣逢令旦,向花闱、罄列嫔嫱。 欢荣是九五,侍膳芳筵,翠扆龙章。 天心人共喜,拱三钗瑞彩,同捧瑶觞。 禁中和气,都入法部丝簧。 一片神仙锦绣,正珠帘、高卷云光。 遐龄祝亿载,永奉慈颜,地久天长。 |
晴轻风憗冻,寒重日生烟。 谩道中和节,天颜正愀然。 |
桃李缘阴浓,屈指中和三六。 恰是仙翁初度,霭瑞烟芬馥。 歌喉宛转绕华堂,总是长生曲。 他日临清亭上,看儿孙朝服。 |
道生乃太乙。 守静即玄根。 中和炼九气。 甲子谢三元。 居心受善水。 教学重香园。 凫留报关吏。 鹤去画城门。 更以忻无迹。 还来寄绝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