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天学修心,人学修身。 身安心乐,乃是天人。 天之与人,相去不远。 不知者多,知之者鲜。 身主于人,心主于天。 心既不乐,身何由安。 |
| 四者相资体亦成,体成须要得兼明。 当知礼乐非文具,乃是其间造化名。 |
| 城非宓贱邑,馆亦号闻琴。 乃是前贤意,常留化俗心。 代公存绿绮,谁更寄清音。 此迹应无改,寥寥毕古今。 |
| 圩上人牵水上航,从头点检万农桑。 即非使者秋行部,乃是圩翁晓挼庄。 |
| 南台西路木龟坊,乃是灵蛙贔屭藏。 从此改名杉蚵蚾,恐来吞月直须防。 |
| 齐主萧道成,乃是萧何孙。 武帝郁林王,海陵鸣帝鸾。 东昏至和帝,七主不足论。 二十有四年,萧梁前建元。 |
| 要之恐惧常修省,乃是吾心所必然。 君子如云止三畏,又何终日却乾乾。 |
| 晓雨初收翠霭浓,此番二十四番风。 忽惊春暮翻为雪,乃是杨花飞满空。 |
| 问我清游何日最,木樨风外等秋潮。 忽有故人心上过,乃是虹生与子潇。 |
| 苌弘殁已久,其血化为碧。 坚贞逾琼玉,光耀贯奎壁。 岂惟忠诚著,乃是元气积。 冰霜恣销铄,劫火屡焚炙。 不磷亦不缁,还为补天石。 |
| 怪来趋向别,乃是拙庵孙。 秋色添禅寂,松声夺俗喧。 路行须避蚁,饭剩或呼猿。 单钵随缘住,寻常懒出门。 |
| 怪来趋向别,乃是拙庵孙。 秋色添禅寂,松声夺俗喧。 路行须避蚁,饭剩或呼猿。 单钵随缘住,寻常懒出门。 |
| 金声乃是古诗流,况有池塘春草俦。 莫遣宣城独垂号,云山彼此谢公游。 |
| 沙鸥数个点山腰,一足如钩一足翘。 乃是山农垦斜崦,倚鉏无力政无聊。 |
| 初疑夜雨忽朝晴,乃是山泉终夜鸣。 流到前溪无半语,在山做得许多声。 |
| 团团锦花结,乃是前溪蒲。 拥坐称儒褐,倚眠宜病夫。 唯当学禅寂,终老与之俱。 |
| 一心贯群伦,乃是吾祖事。 耳孙不绳武,愧子两大字。 |
| 扣我山寮门,乃是我法侄。 来情不用推,一一皆著实。 生柴带叶烧,新水敲冰汲。 难得再相逢,今年六十七。 归去望东溟,天岸一团日。 |
| 不敢怨夫子,徒悲误姜身。 安知同穴者,乃是乞墦人。 |
| 边城官尚恶,况乃是羁游。 别路应相忆,离亭更少留。 黄沙人外阔,飞雪马前稠。 甚险穹庐宿,无为过代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