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语录传来久,所明机妙深。 霜天七实月,禅夕一真心。 祇有道为证,更无尘可侵。 前溪鸥出没,谁自感浮沉。 |
| 古寺荒凉甚,秋风更飒然。 殿焚犹有碍,僧老不知年。 但可扶藜至,无因假榻眠。 钟鱼久寂寞,谁施囊钱。 |
| 斯翁千岁也何愁,七十真堪贺礼修。 多少人间贫病客,不贪天地久相留。 |
| 我有古时镜,云炼三精魄。 双龙护其纽,玄雾纷四塞。 持照盘古帝,面目湛可识。 包藏久不事,天地稍苍黑。 昨中试拂拭,依旧存八极。 惟有世人心,寸膜不可得。 |
| 有问自知无答处,却将柏树当门庭。 摇风摆雨经年久,不似松根有茯苓。 |
| 南堂初一家,隔绝岁月久。 开墙北风入,爽气通户牖。 栋梁未摧折,斤斧聊结构。 非言事轮奂,粗反昔人旧。 |
| 已过浣花天,行开解粽筵。 店沽浮蜡酒,步檥载秧船。 古俗交情久,丰年乐事偏。 出波蓴菜滑,上市鮆鱼鲜。 僧阁梅山麓,渔扉禹庙壖。 丹青不可画,得句一欣然。 |
| 本自怕沾京洛尘,固应不吐相君茵。 偶逃鼍作鲸吞地,幸保诗狂酒病身。 傲世曾歌楚人凤,著书久绝鲁郊麟。 山村且试筇枝兴,风月秋来正一新。 |
| 斯道久泯泯,斯人固悠悠。 归豚非吾心,在礼恶不酬。 从人效屈伸,俯仰不自由。 於命有当然,信矣何足羞。 |
| 菱舟烟雨久思归,贪恋明时未拂衣。 乞与一城教睡足,犹能觅句寄黄扉。 |
| 皂盖铜章久汙人,青鞋布袜亦生尘。 今朝独向秋云里,幻出林泉自在身。 |
| 卧病江东久,饥驱强作官。 年丰双雪鬓,心事一蒲团。 帘影垂昼寂,竹阴生夏寒。 无人知老子,於此有馀欢。 |
| 参天定林木,无地妙高台。 每忆金陵去,谁同玉局来。 乾坤新润泽,河洛久风埃。 十里南州路,荷香独棹回。 |
| 出处久异矣,居常劳所思。 烟霄惟子未,鬓发已翁为。 世故岂须问,人生当自知。 林泉闻幸好,足可乐明时。 |
| 顽独齐前翠色交,倏然一榻掩衡茅。 禅心久作高僧悟,方术宁从道士教。 晓日短墙花弄影,晚风斜槛鹤归巢。 老怀自喜诗尤健,几度穷吟已孟郊。 |
| 久不到东谷,晚晴欣细履。 阴阴夹路木,溅溅落溪水。 幽涎界屏粉,乱喙刻窗纸。 兀坐忘所归,烟云逼人起。 |
| 聪明不及前时久,惟鼻犹能嗅臭香。 老去无端都塞了,不分鲍肆与兰房。 |
| 黄杨性坚贞,枝叶亦刚愿。 三十六旬久,增生但方寸。 今何成修林,左右映烟蔓。 良材岂一二,所期先愈钝。 |
| 南北休兵久,仁恩及物深。 九龄终帝梦,四海遏韶音。 圣学高於古,衰衣始自今。 一抔陵上土,他日卜嵩岑。 |
| 野水溶溶易满堤,十分强半麦成畦。 我来宴坐久无语,日蟆昃深莺乱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