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谁将膏粥饭蚕师,轻薄儿童觅彩衣。 游骑但知夸艳丽,祠门直莫欢寒微。 东城南陌春迷眼,逐马随车醉未归。 莫怪老翁闲坐久,鬅鬙灯火照柴扉。 |
| 太末先生道德尊,朅来闽底佐雄藩。 两年不作如弦急,千里真成挟纩温。 南亩但闻农击壤,列城那得吏敲门。 胸中久蕴经纶业,盍上星辰侍紫垣。 |
| 中山瑞兽久不出,天下笔工徒负名。 近闻宛陵获数辈,束缚管制差专精。 攜入京师求鉴赏,一见不以他毫轻。 呼童涤砚淬瑿玉,催我纸上云烟生。 |
| 西窗隐几读南华,颇悟亡羊与战蜗。 住久不知身是客,归休谁谓女无家。 向阳野竹先抽笋,待雪官梅欲试花。 我爱睡乡真乐地,底须频吃玉川茶。 |
| 吴江浪浸白蒲春,越女初挑一样新。 才自绣窗离玉指,便随罗袜上香尘。 石榴裙下从容久,玳瑁筵前整顿频。 今日高楼鸳瓦上,不知抛掷是何人。 |
| 拂拭瑶琴听我歌,汤汤三叹又峨峨。 了知世道从来久,长觉人心苦太多。 便踏早朝陪凤辇,更忧春梦隔鲸波。 此生付与天公竟,铁杵成针取次磨。 |
| 柳带抽春寒气浅,风光晓引春楼怨。 关山行人久不归,鸾瘦舞腰双绶缓。 锦书难寄北征鸿,归飞海燕翻晴空。 芳菲韶景伴愁老,兰苑桃花落照红。 |
| 饭已柴扉手自开,杖藜三径久徘徊。 忽惊无雨溪流涨,遥认他山雪浪来。 叶暗青云环舍竹,树团香玉绕池梅。 春光已近宜行乐,未怕年华冉冉催。 |
| 忆初兰渚访沉沦,一亩萧然里舍贫。 节行久穷弥好古,文章垂老更惊人。 诗书就我论新意,冠剑投谁拂旧尘。 山驿荒凉烦枉道,一觞相属莫嫌频。 |
| 山阴不见换鹅经,京口空传瘱鹤铭。 潇洒谪仙来作郡,风流太守为开亭。 两篇玉蕊尘初涤,四体银钩迹尚青。 我久临池无所得,愿观遗法快沉冥。 |
| 峩峩青山著秋瘦,毛发凋减风骨旧。 白云乃子久相依,清风借力扶出岫。 人间雨足便归来,澹泞寒明同去就。 个中消息妙不传,白云无心青山寿。 |
| 镜里形模日夜衰,三峰师友久暌离。 芝房又失耘锄候,丹剂常思沐浴时。 雷雨未成龙起晚,海天无际鹤归迟。 午窗一钵青精饭,拣得香薪手自炊。 |
| 不须扇障庾公尘,散地翛然学隐沦。 风帽可怜成昨梦,菊花已觉是陈人。 昏昏但苦余酲在,草草久无佳句新。 叹息吾生行已矣,老来岁月似奔轮。 |
| 柳色葱葱官渡平,梨花吹雪度清明。 山从海岸装吟景,寺倚云峰更晚晴。 潮水忽生添野水,春城何忍作空城。 黄莺久住浑相识,故作林间求友声。 |
| 弭节稽山乐事多,旧闻一一入搜罗。 卧薪伯业今何在,乔木家声久不磨。 可笑儿曹怜野鹜,却输道士辨笼鹅。 不因禊帖风流远,千载人谁数永和。 |
| 短衣穿结半瓢空,所住茅檐仅蔽风。 久诵经书皆默记,试挑史传亦旁通。 青灯窗下研孤学,白首山中聚小童。 却羡安昌师弟子,只谈论语至三公。 |
| 三百篇寂寂久,九千首句句新。 譬宗门中初祖,自过江后一人。 |
| 松菊秋来好在无。 寄声猿鹤莫情疏。 渊明不老久踟蹰。 打鼓枫林谁作社,枕溪茅屋忆吾庐。 去年醉倒倩人扶。 |
| 九日侵寻蜡口徂,金钿尚可泛屠苏。 凿冰池畔枝尤劲,栽竹林边蕊不枯。 同味迟生新枸杞,齐名久谢旧茱萸。 土龙弃我登高侣,端肯趋时媚我无。 |
| 此日鹅城第一山,我来登鉴足清欢。 心灰久不作春梦,食淡何须辍晚餐。 宝积山中多佛刹,药槽峰外是仙坛。 凭谁为扣葛翁诀,乞与当年九转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