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君家作屋拟虚舟,想见低窗事事幽,竹干巧同樯影寺,帘波寒并水光浮。 五湖烟月应无意,四海风尘计少留。 挂旆天山端有待,要凭巨楫济横流。 |
| 梅传春信伴持觥,寿数新年满六庚。 长与白云分屋住,閒骑黄犊趁山行。 不因问药深深隐,除却能诗事事生。 看到阿咸俱白发,百年门户共支撑。 |
| 儿时只愿春长早,老去始知春要老。 人老高低事事谙,春深远近家家好。 莺来燕去总关天,絮起萍浮俱合道。 浪将开落恼閒心,却恨少年何草草。 |
| 七十三年事事新,涵濡幸作六朝民。 发无可白方为老,酒不能赊始觉贫。 末路已悲身是客,此心犹与物为春。 柴门勿谓常岑寂,时有乡邻请药人。 |
| 夷俗华风事事违,矫情随物动非宜。 腥膻肴膳尝皆遍,繁促声音听自悲。 沙昧目看朱似碧,火熏衣染素成缁。 退之南食犹成咏,若到穷荒更费辞。 |
| 老去春来事事慵,春阴独酌小楼中。 一千里色江南岸,二十四般花信风。 祗有豀山迎醉目,更无尘土倦樊笼。 鹪鹩自得诚堪笑,诗有余狂酒有功。 |
| 扫径开窗事事新,主人解组似行人。 浮香弄影无因得,试促花神作小春。 |
| 老境从远事事慵,却寻幽刹寄年丰。 本无虚舍能回暑,赖有疏篁可致风。 臭腐回尝忘物化,箪瓢宁复较天穷。 向来羽气端如故,经醉犹能间一中。 |
| 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 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 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 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、许多愁。 |
| 一行城外路,事事胜城中。 是处稻争绿,谁家莲忽红。 深篱幽户闭,小水暗渠通。 独坐谋诗句,何人识此翁。 |
| 斯人怀妙质,事事合唐贤。 命短於长吉,吟情似阆仙。 寒鸦政鸣噪,独鹤已蹁跹。 落日山亭下,沈思一怆然。 |
| 仕宦晚益困,忽惊朝露晞。 嗟嗟命不偶,事事志多违。 直节未尝屈,英魂何所依。 有材真国器,无闷即天机。 前日犹言笑,今亡果是非。 城南春满路,空见素旌归。 |
| 不知有冻死,一室心恬如。 腊尽妻未褐,天寒了读书。 浇风与世薄,古道于时疏。 事事皆同我,忆君春草初。 |
| 芹泮清灯夜,山亭皂盖春。 重更双使节,总为两淮民。 德意人人浃,工夫事事新。 帝城车马外,才此寄经论。 |
| 事事物物间,私皆在所涤。 一裘憾虽微,子路必勇克。 |
| 出得城来事事幽,涉湘半济值渔舟。 也知渔父赴鱼急,翻著春衫不里头。 |
| 日净岚光上,山藏野意添。 海潮来隐几,越岫巧当帘。 绝俗宜招隐,论诗未属厌。 居虽朝市近,事事见安恬。 |
| 西村逢老叟,事事皆天真。 发白不记岁,鸟鸣知是春。 耕桑了衣食,儿女俱和循。 日暮野中归,荷锄仍带薪。 见人但恭敬,尘满头上巾。 未尝褒都邑,岂闻有君臣。 我疑百世下,犹有羲皇民。 |
| 今朝结制,事事超诣。 问讯烧香,衲僧巴鼻。 人事上下,巡堂次第。 无位真人,蓦忽喷嚏。 布袋头结,吉无不利。 |
| 头如雪。 尘缘滚滚无休歇。 无休歇。 买田筑屋,是何时节。 从今事事都休说。 巢安寮里藏疏拙。 藏疏拙。 许谁为伴,溪山风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