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园林芳事歇,风雨暗荒城。 转眼青春过,临头白发生。 啼鹃亡国恨,归鹤故乡情。 三径多荒草,东还计未成。 |
| 不跨三州地,苏州水最多。 昔年僧为说,今日自经过。 亡国岂无恨,渔人休更歌。 洞庭山一抹,翠霭白云和。 |
| 越调隋家曲,当年亦九成。 哀音已亡国,废诏尚留名。 仪凤终沉影,鸣蛙祇沸声。 凄凉不可问,落日背芜城。 |
| 用此临吴战,何人为越谋。 夫差曾不寤,亡国始知羞。 |
| 按节波神逆水来,鱼龙掀舞斗崔嵬。 浪高峰顶青天雪,风助江声白昼雷。 势欲上时掀海立,怒无泄处触山回。 世间亡国知多少,谁似灵胥恨未灰。 |
| 中原赤气已龙兴,岂必桥江罪若冰。 花不忍看春哭后,金何曾惜岁斋僧。 失身亡国非无痛,保士全民尚可矜。 复遇大梁爱文艺,余臣往往与瀛登。 |
| 博徒无计解其纷,夜半鸣钲溃万军。 鲁港朔风掀恶浪,吴山寒日翳愁云。 周褒媚已终亡国,孟德斯孤忍负君。 大木已颠天柱折,钱塘江上雁成群。 |
| 台成知费几金槌,回首荒芜走鹿麛。 自是误君曲宰嚭,孰云亡国为西施。 春风蝶梦迷香径,秋水龙文冷剑池。 四顾湖山烟雨里,倚阑新恨入支颐。 |
| 螳螂方捕楚,黄雀遽乘吴。 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。 |
| 颓阑斜照纲昧丝,陈迹凄凉万古悲。 柘水尚鸣亡国怨,山松曾见受封时。 碑因苔蚀无完字,城为田侵失旧基。 当日东瓯知几战,如今赢得一荒祠。 |
| 寒风易水已成悲,亡国何人见黍离。 枉是荆王疑美璞,更令杨子怨多歧。 胡笳暮应三挝鼓,楚舞春临百子池。 未抵索居愁翠被。 圆荷清晓露淋漓。 |
| 一声白雁度江潮,便觉金陵王气销。 画史不知亡国恨,犹将铅粉记前朝。 |
| 今朝归小隐,隣里喜还悲。 亡国谁修史,遗民自采诗。 鼠营新穴壤,鹤理旧巢枝。 见说寅年泰,冥心待运移。 |
| 乘兴登虚阁,披襟一望间。 圣朝新日月,亡国旧江山。 柱隔晴虹断,檐喧夕鸟还。 归衙不辞晚,吟思白云闲。 |
| 郭公郭公,闻尔失国春秋时,何事到此犹悲啼。 郭公前言亡国故,当时只缘臣子误。 百年社稷不得归,而今家住柘冈西。 满目春风都是恨,声声说与齐侯知。 国亡矣,君勉之。 |
| 忆昔驱车度函谷,解鞍访古骊山麓。 华清虽有亡国恨,绣岭犹存旧时木。 无情草木竞争春,不问兴亡自红绿。 汉家上林更萧瑟,宫殿荒基走麋鹿。 可怜乔木亦已无,五柞长杨今朴樕。 |
| 合欢蠲忿亦休论,梦蝶翩翩逐怨魂。 祇待倾城终未笑,不曾亡国自无言。 风翩林叶迷归燕,露袅池荷触戏鸳。 湘水东流何日竭,烟篁千古见啼痕。 |
| 英雄空有泪沾襟,千古兴亡感慨深。 邱壑正多亡国恨,干戈消尽读书心。 容身天地生何补,入眼风霜老不禁。 却笑红尘知退晚,能教早计卧山林。 |
| 春风动地卷红旌,人在清溪阔上行。 歌舞洗空亡国恨,风流太守亦多情。 |
| 行人慵过景阳宫,宫畔离离禾黍风。 庭玉有花空怨白,井莲无步莫愁红。 吟诗功业才虽大,亡国君臣道最同。 争忍暮年归故里,纶竿回避钓鱼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