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国亡何忍家偏活,百鬼欺凌任所遭。 老大伊川七分易,飘零正则九章骚。 修持惯习甘辛苦,俯仰难容誉处高。 日月时同来去异,云间应叹众生劳。 |
| 千年枯木老纵横,鬼怕神疑夜叉灯。 不是道人谁敢动,如斯应不是众生。 |
| 轰雷吼雷警昏蒙,雨歇风清似脱空。 佛教众生弘大道,资家报国续宗风。 |
| 文殊菩萨,出化清凉,神通力以现他方。 真座金毛师子,微放珠光。 众生仰持宝盖,绝名香。 我今发愿,虔诚归命,不求富贵,不恋荣华。 愿当来世,生净土,法王家。 愿当来世,生净土,法王家。 |
| 分明月上长珊瑚,一段风光烁太虚。 大地众生同受用,如来藏里本来无。 |
| 自心海岸孤绝处,戒定慧香补陀伽。 观身实相净圣果,自度众生大悲愿。 一一浮沤镜本空,八万四千垂手处。 梦时捉得水中月,亲与猕猴观古镜。 |
| 圣慈悲愿观自在,海岸孤绝补陀岩。 贯花缨络普庄严,度生如幻现微笑。 有一众生起圆觉,即现三十二应身。 壁立千仞无依倚,住空还以自念力。 |
| 一身入定多身出,屈申臂顷四天下,如世箧藏诸有物,及以丝缕舞工木。 小儿赞叹或恐怖,耆老智者但袖手。 佛说神通方便力,度脱众生具功德。 |
| 众生垢重汩尘缘,岂自收心同觉源。 挈水拾薪时节至,三通鼓罢物皆鲜。 |
| 钱塘多少少年人,孰识回头迹已陈。 绿草地元无绿草,红尘天更不红尘。 三茅观顶灯犹在,六部桥南塔顿新。 试问众生诗得意,袈裟底下自由身。 |
| 以法界印,印诸善根。 以平等印,普印诸业。 八万四千母陀臂,诸佛承我称提力。 八万四千清净眼,众生依我成正觉。 补陀岩下白花风,月照海漩三昧底。 |
| 斑斑之兽本山林,升堂入室作舆卫。 小僧奉施军持水,弭耳来受救渴供。 胸中猛虎自调服,是故异物成一家。 我观阎浮提众生,同床猜忌若冰炭。 |
| 如来宝仗降魔相,慈悲威怒震十方。 毒龙帖耳收雷霆,逆鳞可摩若家狗。 我法未尝恼众生,不令肆毒生恐怖。 但以本来悲愿力,情与无情共一家。 |
| 蜀人多巧思,组绣用功深。 生绡三尺余,成此观世音。 慈悲欢喜容,如出旃檀林。 莲花随步武,缨络缦衣襟。 手中杨柳枝,时布慈云阴。 誓度诸有情,能以音声寻。 由茲善幻力,使我生恭钦。 仰瞻大自在,本以一寸针。 众生与诸佛,其实同此心。 愿学闻思修,苦海脱浮沉。 |
| 无情苦海。 壤壤众生由贪爱。 争似余家。 寂寞林泉别世华。 颐真养浩。 肌肉冰清如玉貌。 出入无间。 绰约随风飘上天。 |
| 昔以医名著,今兹祖意传。 众生如不病,大士自安禅。 貌等涧松古,性同山月圆。 应防猿鸟忆,却指旧林泉。 |
| 五色云开观三界,众生个个痴狂。 争名夺利色财荒。 烟花丛里,游戏恋红妆。 百载浮生如一梦,强贪谩使身忙。 飞蛾绕焰鹿奔场。 情牵欲慈, |
| 普陀岩大圣,应身三十二。 慈悲视众生,八万四千眼。 救一切苦难,八万四千声。 依归观世音,是先得道者。 南无黄居士,具足神通力。 亦具智方便,何不自观音。 瞿唐风浪中,归命施无畏。 一人自归依,诸人皆解脱。 |
| 众生非灭度,说灭度成误。 真如法界中,你我何门户。 |
| 戒福修持众,罕得无心用。 众生肉为菜,讲论喧天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