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荡荡慈风弥宇宙,滔滔辩泻四河清。 毗卢海印全身佩,香拥优昙满帝城。 |
| 竺寺王城近,金门讲大乘。 教中初有记,祖外久无僧。 身被山河衲,心悬日月灯。 南湖雨华座,十载复谁登。 |
| 对文笺释通人到,破名舂科作者难。 不见澧阳焚钞者,棒头拈出尚寒酸。 |
| 臧谷虽殊竟两亡,倚阑终日念行藏。 已忻境寂洗尘虑,更觉心清闻妙香。 孤鸟带烟来远树,断云收雨下斜阳。 人间未卜蜗牛舍,远目横秋益自伤。 |
| 归去相依有鹫山,渠家一向斥前三。 谁知开异来同了,圆旨如今亦厌谈。 |
| 飏下天台故纸堆,为搜言外蒋山来。 浙翁拶到无栖泊,谓实情忘撒手回。 |
| 僧中英,教中杰。 挂宋朝金襕,肆台衡木舌。 如天河翻,如岩石裂,萎花风扫雨新奇,电影已收雷未绝。 若是五逆儿郎,见彻明彻描邈得彻。 信知这老和尚,已说今说当如是说。 白云推出团团月。 |
| 拣境分明妙药方,馀之分别更须忘。 晚风吹落残红片,休向枝头觅旧香。 |
| 送子参寻灵鹫山,诸方多是落前三。 自从开异归同后,玄旨于今亦倦谈。 |
| 峨眉峻极西南著,万影庄严诸佛住。 高标天柱八宏张,雄镇坤维百灵赴。 我来雨霁群峰出,正值春喧三月暮。 上方解冻僧人岩,远俗来游客填路,篮舆牵挽六十里,梯栈高低三万步。 鱼贯攀缘筋力疲,鸟腾陡绝神魂惧。 行经崖坂几萦曲,望极堪舆莽回互。 锦里遥看井底迷,雪山忽认屏间误。 幽岩得照石发彩,阴洞有声雷蓄怒。 楞伽仙音好鸟语,兜罗绵界... |
| 诸佛光中众生,众生光中诸佛。 若明生佛一如,便见重重涉人。 |
| 古业禅窟锁岩扃,拂子崔嵬拄杖横。 塔上佛光堂上月,莫言公案不分明。 |
| 秀岭奇峰接钓台,乌龙直冯更崔嵬。 万松合处虚亭敞,千佛光中梵宇开。 林外瀑泉飞朔雪,云间宝藏转春雷。 攀藤更入西庵路,一听支郎语劫灰。 |
| 驴嘶马唤不回头,古佛光中未肯休。 解道探机无别物,相逢聊示指端头。 |
| 曾访神仙岩洞来,人言伟观似天台。 藤萝足下猨猱啸,钟鼓声边日月开。 灯续佛光凝紫翠,云将蜃气作楼台。 最怜贯石神龙尾,犹带天东雨露回。 |
| 旌旗翻日淮南道,兴罢归来雪一船。 正有佛光无处着,独将佳句了山川。 |
| 种种未似哦北窗,头头不如唤酒觞。 论文处度过裴迪,觅句介然真佛光。 典肱饱作南山梦,提钵径坐僧伽床。 时时裹胫著两屐,盱眙城底淮声长。 |
| 邪师挟幻术,念念皆狂图。 化出一切象,形容乃甚都。 佛光亦幻成,非有与非无。 烟霞异明晦,寥廓元太虚。 离娄塞其目,象罔得玄珠。 脱能如是解,安用空睢盱。 宇定天光发,岂关七尺躯。 痴儿生谤语,往往堕眉须。 乃知西方圣,勇猛真丈夫。 圣人与人同,此道谁不如。 归来但宴坐,反照自有馀。 |
| ...,重整倦游屐。 粤昔有高僧,斯地曾卓锡。 湛然一方泉,千岁停寒碧。 古殿倚太阳,佛光含慧日。 巍巍屋上峰,森森庭下杓。 禅房窈且深,竹树尤静密。 开尊且浊馔,领客日至夕。 久要亦所难,此意岂易得。 探囊出诗章,往往名胜笔。 诵诗所以名,极圆而圆极。 |
| ...华粲缛并文绮,金针细衲成帖相。 衣裓一一如来法,一一针孔藏妙用。 经历百千无退转,佛光律仪不曾失。 我以至宝易得之,每善护持神通藏。 是故回施惠因老,原惟此衣覆法身。 天风海涛助潮音,普闻四众及一切。 常如此袍无断灭,惠因法施亦无穷。 楖栗横拈师子床,法法流通并东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