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风水上亭,独坐望郊坰。 佛寺山偏好,渔家地亦腥。 桑枯因抱蝎,草腐自生萤。 踏月归林下,柴扉尚未扃。 |
| 主翁面貌不堪夸,却是书中意味华。 因地成楼平似陟,开林见树直仍斜。 竟日清幽来佛寺,有时问答觉人家。 厌随权势贪情话,算杀把鸡愧满车。 |
| 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 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 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 酒尊未尽登舟急,更过金焦看落晖。 |
| 采玉峰连佛寺幽,高高斜对驿门楼。 无端来去骑官马,寸步教身不得游。 |
| 细雨晴深小苑东,春云开气逐光风。 雄儿走马神光上,静女看花佛寺中。 书剑学多心欲懒,田园荒废望频空。 南归路极天连海,惟有相思明月同。 |
| 焕然文采照青春,一策江湖自在身。 云锁木龛聊息影,雪香纸袄不生尘。 谈禅早续灯无尽,护法重编论有神。 拟扫绿阴浮佛寺,桫椤高树结为邻。 |
| 冶城迤逦过清凉,城脚连云一带长。 佛寺仙宫更游苑,杖藜知费几诗章。 |
| 碧海西陵岸,吴王此盛时。 山行今佛寺,水见旧宫池。 亡国人遗恨,空门事少悲。 聊当值僧语,尽日把松枝。 |
| 当年梁武造佛寺,子云飞帛书萧字。 李君得字煨烬中,建立小室有深意。 如今静室傍花岩,此室比心为一致。 峰峦底里着轩窗,明月清风为谁至。 三千世界阔如许,杂遝喧嚣鼎方沸。 铜炉添穗坐结趺,更倩白云锁苍翠。 |
| 长生犹自重无生,言让仙祠佛寺成。 碑折谁忘康乐制,山灵表得远公名。 松形入汉藤萝短,僧语离经耳目清。 莫怪迟迟不归去,童年已梦绕林行。 |
| 佛寺孤庄千嶂间,我来诗境强相关。 岩边树动猿下涧,云里锡鸣僧上山。 松月影寒生碧落,石泉声乱喷潺湲。 明朝更蹑层霄去,誓共烟霞到老闲。 |
| 伍胥山头花满林,石佛寺下水深深。 妾似胥山长在眼,郎如石佛本无心。 |
| 离思羁愁日欲晡,东周西雍此分涂。 回銮佛寺高多少,望尽黄河一曲无。 |
| 笛声风暖野梅香,湖上凭阑日渐长。 一样楼台围佛寺,十分烟雨簇渔乡。 鸥横残葑多成阵,柳映危桥未着行。 终约吾师指芳草,静吟闲步岸华阳。 |
| 谛看轩轩面翠微,暂来登此已忘机。 地连佛寺楼台古,泉落山田稻蟹肥。 晓径忽穿清气入,夜船多载白云归。 世人谁识红尘处,终老功名未拂衣。 |
| 佛寺连野水,池幽夏景清。 繁木荫芙蕖,时有水禽鸣。 通溪岸暂断,分渚流复萦。 伴僧钟磬罢,月来池上明。 友人竟不至,东北见高城。 独游自寂寞,况此恨盈盈。 |
| 挥策度绝壑,撑空见楼台。 丹崖几千仞,中有佛寺开。 老僧如远公,譍门走蒿莱。 下马问所适,褰衣指崔嵬。 飞阑倚石磴,旷荡无纤埃。 坐久意颇惬,爽气生樽罍。 仙棺是何人,蜕骨藏莓苔。 举酒一酌之,妈然偿我怀。 丹砂固未就,白鹤何时来。 不如生前乐,长啸且衔杯。 |
| 驱羸度斜影,恨不与子俱。 梅花忽照眼,炯若冰玉臞。 暝投佛寺宿,忆子曾寄躅。 摩挲壁间诗,虽昏尚能读。 |
| 高祖当年起雍荆,山川千古尚锺情。 林中佛寺君王家,湖上仙宫太子莹。 已见世诚宵斫柱,又闻阿铣晓扬旌。 生儿若似江陵上,肯负渠家老骑兵。 |
| 佛寺诚避俗,道宫还少休。 摩挲汤饼腹,咽漱乳花瓯。 爱此当檐趣,同为解带留。 不惟纾我暇,聊亦散吾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