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作者于今已几人,谢天放我出红尘。 寻渠林渠沙鸥伴,乞得孤云野鹤身。 閒味对贤皆古意,静观景物四时春。 元正除授君知否,食邑西风号逸民。 |
| 朱颜青绶忆秦淮,白鹭洲疑鳌驾来。 侧畔交游欣作者,中间赓和负康哉。 新春渐觉风光好,陈迹时将日记开。 惟有诗情不如昔,旁观抚掌倒绷孩。 |
| 近遣司宾小吏时,寄书兼寄十篇诗。 自惭不是阳春曲,谁敢徼求作者知。 叠嶂晚登空远望,昭停别合倍相思。 夜来远有微吟兴,风动新荷月满池。 |
| 使乎谁,老作者,百战场中飞铁马。 秋水藏来人不知,笑李将军被擒下。 阿呵呵,却归湖山唱凯歌。 |
| 杖屦暇时常检点,细分枝干数株椿。 试呼童子调霜弄,绝胜奴兵擂晓逄。 色映岩松寒引鹤,根连园杞夜闻厖。 社中作者铦锋颖,甘树降旛束短杠。 |
| 风云合匝,龙虎交驰。 一进一退,各适其宜。 丛林烜赫,慧命流辉。 寿丘面皮厚多少,惟许通方作者知。 |
| 作者去千载,心事如相期。 嗟我苦生晚,昼想夜梦之。 杨君妙古学,挥毫满乌丝。 今人有如此,可不结新知。 |
| 电卷星驰作者知,倒施逆用猛提撕。 霜华宝剑当风按,忿怒那咤斫额窥。 |
| 吃粥了也未,赵州无忌讳。 更令洗钵盂,太煞没巴鼻。 悟去由来不丈夫,这僧那免受糊涂。 有指示,无指示,韶石四楞浑塌地。 入地狱,如箭射,云岫清风生大厦。 相逢携手上高山,作者应须辨真假。 真假分,若为论,午夜寒蟾出海门。 |
| 诗坛一何峻,寻盟休论且。 弟子性嗜酒,白莲许入社。 寒水巫阳峡,暮日苍梧野。 大雅久不闻,今侯真作者。 |
| 南询士,标致殊,发言落落中疏疏。 瘦藤一握铁相似,孤身万里云不知。 作者前,致一问,分明直得绳床震。 失脚踏翻楼阁门,通身不挂毗卢印。 佛祖言,甚热椀,一剑当头百非划。 大展禅宗定古今,火里蝍蟟三只眼。 |
| 觌面来时作者知,可中石火电光迟。 输机谋主有深意,欺敌兵家无远思。 发必中,更谩谁。 脑后见腮兮人难触犯,眉底著眼兮渠得便宜。 |
| 陶诗虽瘠元非枯,确论近出眉山苏。 君诗不赠世作者,以暗投我如投珠。 鄙人摹写不成就,妄指画狗为於菟。 安得才似柳刺史,好辞玉佩鸣琼琚。 |
| 此大楼阁,无住无去。 此楼阁门,无开无闭。 作者同归,中劳弹指。 |
| 猗应龙,蟠九嵕。 抱骊珠,閟含风。 见似人,喜若跫。 作者谁,臣姓冯。 |
| 杜老才高笔有神,却夸庾信句清新。 方惭愧女依西子,更觉常星望北辰。 眼底向来无作者,世间此去有诗人。 交情何似吟情好,托契犹堪慰老身。 |
| 旋转玑衡运化枢,嗣皇袭六待耆儒。 斗南誉望俱难匹,邺下才华旧不孤。 郡赋今推作者并,王庭可但诤臣趋。 竹林昔隐休回首,四辅三公此首涂。 |
| 行吟坐想午忘饥,剔尽青灯睡失时。 唐宋以来多作者,姑为汉魏补梅诗。 |
| 飞花暖日轻相送,烈焰须凭作者通。 觌面不伸语路,丹山千里事同风。 |
| 玄云太山阿,倏忽起天际。 悠哉复何心,适与飘风会。 云间翔虬螭,蜿蟺炫五彩。 万生方颙颙,岂但千里内。 吾乡作者几,俯仰既千载。 愿言慰斯人,名实施四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