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流水三间屋,明公半席分。 帝尝招此老,天未丧斯文。 人去留青竹,山空锁白云。 升堂时想像,金石恍然闻。 |
| 少年已惯掷年光,时节催驱独不忙。 今日无疑亦无病,前程无事扰医王。 篱落轻寒整顿新,雪晴步屣会诸邻。 自从南至歌风顶,始见人烟外有人。 |
| 高怀岂必薄昆仑,揽辔登车意自欣。 周太史官惭著我,汉常平使喜推君。 庐山向已高千仞,野水从今宽一分。 鹔鹴裘供,更纷纷。 |
| 山前邻叟去纷纷,独强衰羸爱杜门。 渐觉一家看冷落,地炉生火自温存。 甘心七十且酣歌,自算平生幸已多。 不似香山白居士,晚将心地著禅魔。 乌纱巾上是青天,检束酬知四十年。 谁料平生臂鹰手,挑灯自送佛前钱。 |
| 属书不得陪春豫,结客何妨事夜游。 还胜南宫假宗伯,重扉深锁暗登楼。 |
| 丁未慈恩盛,从容最后来。 一从辞墨绶,三徙入鸟台。 记动时方好,持衡去不回。 恩荣频出綍,晚遇有馀哀。 |
| 四戒从谁得,忠勤与孝廉。 本原来简册,膏润到闾阎。 仕久机锋熟,时来智虑添。 平生真售用,家法有森严。 |
| 道传至孔孟,人主不已任。 空言课讲说,日用惑已甚。 圣朝重横经,仁泽天下饮。 公谈故纸外,句句格精祲。 |
| 礼云风断烟,閧议十九失。 片言灼龟鉴,钜典资以秩。 抗志非太高,砭艾起时疾。 何翅位宗伯,宇内赖调一。 |
| 斯文未摇落,右序启哲人。 胸中悟复悟,笔底新又新。 幻为九色丝,銮坡演明纶。 兵民总疲羸,夜直烦前陈。 |
| 化权亚史法,委巷汩凡例。 良由私爱怨,或使疑信二。 奸谀人力胜,危欲蔽忠义。 绝识超大千,简册当吐气。 |
| 宫中有犬桃花名,绛缯围颈悬金铃。 先皇为爱驯且异,指顾之间知上意。 珠帘未卷扇未开,桃花摇尾常先至。 夜静不离香砌眠,朝饥只傍御床餧。 彩云路熟不劳牵,瑶草风微有时吠。 无何轩后铸鼎成,忽遗弓剑弃寰瀛。 迢迢松阙伊川上,远爱龙輴十数程。 两眦涟涟似垂淚,骨见毛寒顿憔悴。 万人见者倍伤心,微物感恩犹若是。 韩卢备猎何足嘉,西旅... |
| 先生天下名,有耳谁不知。 区区以蠡测,于海徒赘辞。 弟子事先生,丱角以至斯。 文章起婴慕,德行随萧规。 昨闻挂衣冠,固共识者疑。 岂期平生学,终郁海里施。 先生健而武,神志元未衰。 每登渔隐堂,再拜奉履綦。 留我坐终日,诲我忘其疲。 送我出重门,行步又若飞。 或捉笔大书,或脱口赋诗。 或时几酌我,自倒金屈卮。 我出谓客言,... |
| 蠡湖擘破亨衢开,山川钟作魁奇材。 九关叫后入云岫,六阴卷出登蓬莱。 著庭万卷了汗竹,粉闱胡事初先幞。 非徒五马人生荣,正要急流刚扷足。 章贡二水分西东,江右九郡斯为雄。 亭横尘外眇四海,台插天表森孤峰。 三百里水见沙碛,一十八滩如剑脊。 醉读题咏呼坡翁,此是太守风月窟。 又闻犷俗多惊湍,况有虿尾邻诸蛮。 付之重寄忧亦大,此是... |
| 司空修史王官谷,贞白藏书句曲山。 我愧汗青无日就,深林空自掩柴关。 |
| 三百年来文不振,直从韩柳到孙丁。 如今便可令修史,二子文章似六经。 |
| 贞元朝士已无道,白发当权更有谁。 六十还朝今八十,却归修史几人知。 |
| 今朝归小隐,隣里喜还悲。 亡国谁修史,遗民自采诗。 鼠营新穴壤,鹤理旧巢枝。 见说寅年泰,冥心待运移。 |
| 曾陈章疏忤昭皇,扑落西南事可伤。 岂使谏臣终屈辱,直疑天道恶忠良。 生前卖卜居三蜀,死后驰名遍大唐。 谁是后来修史者,言君力死正颓纲。 |
| 屋角墙隅。 占宽闲处,种两三株。 月夕烟朝,影侵窗牖,香彻肌肤。 群芳欲比何如。 癯儒岂、膏粱共途。 因事顺心,为花修史,从记中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