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儒衣临绝塞,庙略运奇兵。 缓带羌尘静,灵旗海雾清。 公心结明主,阴德庇群生。 名遂身仍退,人间五福并。 |
| 符佑战,九河溢,砥柱植兮。 珪確竞,天地昏,清风涤兮。 大中之道,关百圣而不熄兮。 用之不失其时,公独得兮。 公笔之不倚,而字这不泐兮。 公意之不偏,而态之不迫兮。 我观此书,公心尚可觌兮。 |
| 我行出陕右,来升召公堂。 叹公不可作,祗令吾道伤。 优哉听讼日,斯民歌乐康。 善教被南国,美荫余甘棠。 惟公与周公,左右相成王。 孰知二公心,千载惟苍苍。 人不学二南,其蔽犹面墙。 先圣垂此言,下士其可忘。 太史述世家,源深者流长。 公泽亦至今,风烈殊未央。 再拜仰公像,冠佩犹煌煌。 徘徊不能去,泪落征衣裳。 |
| 是非辩白只须钦,敬简奚消读吕刑。 一片公心一双眼,心醒醒则眼醒醒。 |
| 年来暂屈佐元戎,富贵真宜在蕊宫。 性洁耻分钱子母,时清懒话剑雌雄。 公心似水逢形鉴,和气如春触物融。 莫道州民俱受赐,好诗遍得有谁同。 |
| 举头日日云如血,遍走群祠腰漫折。 恻隐存君一念间,造物於人岂终绝。 天眼豁随公道开,宵人谥此何有哉。 烦歊陡逐苛条去,甘泽端德意来。 公心与天同一宇,那是经生分别处。 佳句催成头上云,仁言散作空中雨。 开轩对雨卜香秔,铃阁无风还自凉。 新诗写出天人际,赓歌细与问苍苍。 |
| 江路悠悠无驿使,道南特寄惬公心。 似嫌大洁惊凡卉,故染轻红伴醉吟。 绝艳偷春来雪径,绛葩翻露出琼淋。 病余不得陪真赏,只玩新章抵碎金。 |
| 平生中兴念,渴饮而饥食。 落落不可合,令人气填臆。 归来牧桂州,才人用转窄。 抚摩日多暇,整整戎事饬。 偏伍联浮游,坐作亲部勒。 异时了剧寇,乃此诸校力。 论兵较利钝,夫岂谓深识。 牛刀何施宜,功乃在鸡肋。 谁知我公心,抆泪三叹息。 |
| 章武中兴,淮蔡欲平,晋公已生。 信天生英杰,正为国计,擎天著柱,要自支撑。 万里长江,古称天险,去岁里风涛忽震惊。 公谈笑,把云腥霓翳,一日都清。 归来奠枕于京。 有辉焕明堂前一星。 称衮衣廊庙,枫宸眷宠,彩衣公府,萱砌春荣。 著片公心,辨双明眼,长与群贤扶太平。 无它愿,植万年宗社,万古功名。 |
| 振讯褵褷病鹤形,箳篂影下话平生。 受原宪业惟环堵,溯德公心不入城。 日把寸量著蝶梦,云拖一出被猿惊。 自惭迂学经题品,输与两生无姓名。 |
| 春雨两甲子,夏雨知复多。 麰麦已受弊,波及术与禾。 禾秫尚有望,霖霪人告瘥。 云师挟风伯,斥去烦撝诃。 后土不得乾,浸欲乖时和。 山翁食病粟,一饱宁忧佗。 军储涸邻国,柰此黔赤何。 谁为四达聪,黜陟分两科。 陈谟坐皋夔,御侮用牧颇。 上当天公心,立致击壤歌。 |
| 堂堂司寇公,族姓原自古。 支流入汉唐,浩渺无寻处。 子瞻得家法,自少不勤苦。 戏剧入场屋,名声振寰宇。 凝思肤寸云,落笔万点雨。 中间触机阱,窘若带箭虎。 坎轲连交游,冻饥及稚乳。 归来直玉堂,得失亦相补。 顾我縻一官,未即江海去,裳衣裹穷猿,系以三尺组。 知公心胸中,坦不置城府。 漫刺犹可持,还当谒文举。 |
| ...,胡越莫救。 允毅何公,甚勇於仁。 始作石梁,其艰其勤。 将作复止,更此百难。 公心如铁,非石则坚。 公以身先,民以悦使。 老壮负石,如负其子。 疏为玉 |
| ...不得从,瞻望抱悁悁。 画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 贱贫未即死,闻道期华颠。 他时得公心,敢不知所传。 |
| 我已百念灰,只有敬贤念。 事之云乎哉,敢分席半片。 不思笙鹤随,犹望衣钵禅。 举杯邀杖履,同问春深浅。 徘徊梅月下,不嗔苹藻荐。 公诗太过情,置我冰而炭。 年来从心游,琴瑟幸非远。 一谦生万和,一默屈在辨。 今日知公心,它日识公面。 朝夕愿趋隅,稽首侍香案。 |
| 岩栖木石已皤然,交旧何人慰眼前。 素与昼公心印合,每思秦子意珠圆。 当年步月来幽谷,拄杖穿云冒夕烟。 台阁山林本无异,故应文字不离禅。 |
| 见公奔走谓公劳,闻公隐退云公高。 公心底处有高下,梦幻去来随所遭。 不知高斋竟何义,此名之设缘吾曹。 公年四十已得道,俗缘未尽余伊皋。 功名富贵俱逆旅,黄金知系何人袍。 超然已了一大事,持冠而去真秋毫。 坐看猿猱落罝罔,两手未肯置所操。 乃知贤达与愚陋,岂直相去九牛毛。 长松百尺不自觉,企而羡者蓬与蒿。 我欲赢粮往问道,未应... |
| ...r>送我出重岭,长揖清江滨。 方营玉皇宫,栋宇期一新。 成功十年後,脱身走中原。 见公心自足,徒步非我勤。 我归客箕颍,昼日长掩关。 仆夫忽告我,门有万里宾。 问其所从来,笑指南天云。 心知故人到,惊喜不食言。 我老益不堪,惟有二顷田。 年年种麦禾,仅能免饥寒。 |
| 士之以道义相从,岂计其功,而况乎公。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,所以极简编之从容。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,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,信其遗风。 则是一纪之淹,乃所以就百世之功。 石渠兰台,片言帝聪,考盘弗为,皦然初终,尤以见公子于元丰。 盖尽其魏阙之心,而裕陵之于温国,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。 此帖之存,公心天通。 诋斥之诬,吁嗟麟穷。 |
| ... 列郡依仁牧,千英服智囊。 精忠禆主圣,膏泽致时康。 邓禹重兴汉,汾阳再造唐。 公心平国是,勠力振朝纲。 斧钺安南服,威棱振北疆。 温恭谦节著,仁惠德风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