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境光阴怯雨霜,怕寒窒隙似猜防。 养生饱悟风中烛,卜宅闲寻肘后方。 明世渔樵终混迹,故山猿鹤怨循墙。 天台肯约它年隐,半岭松风殷夜床。 |
| 绝交书谢伊辈,养生论真吾师。 诗无风刺尤妙,史有天刑勿为。 |
| 一人筅耳手不柱,一人坦背抓痒处。 一人理发虱禽获,一人喷嚏虎惊去。 余鼻久塞耳骤聋。 虱无附丽头已童。 惟背负暄觉奇痒,麻姑之爪未易逢。 吾闻气泄如堤溃,枕高唾远道家忌。 且留眼读养生书,莫将身试快意事。 |
| 炭熟香浓石鼎煨,人言小合是春台。 蕉心翠展一冬在,梅藟粉融连夜开。 肃肃九冰妨发育,温温三火护恢台。 养生此外无遗说,梨枣元须趁暖栽。 |
| 两眼昏花近十年,简编惟见字斑斑。 养生正合师黄石,招隐宁须待小山。 薄宦本无朱组愿,高眠得伴白云閒。 清风却似怜孤寂,时送禽声到枕间。 |
| 锺陵距池阳,相望千里内。 江神欺我贫,屡作风雨碍。 欲投皖公宿,三日逢一噫。 孤篷面空山,朝食淡无菜。 白醪幸余沥,黄卷漫相对。 饥吟非吾病,疾走老所戒。 焦先近不远,蜗舍闻尚在。 区区问养生,借我一帆快。 |
| 钟陵距池阳,相望千里内。 江神欺我贫,屡作风雨碍。 欲投皖公宿,三日逢一噫。 孤篷面空山,朝食淡无菜。 白醪幸余沥,黄卷漫相对。 饥吟非吾病,疾走老所戒。 焦先近不远,蜗舍闻尚在。 区区问养生,借我一帆快。 |
| 害道无如徇爱嗔,养生尤要啬精神。 祝公少置空闺忆,天下安危在此身。 |
| 养生之说要形劳,井臼何须晚自操。 齿豁未须烦祝鲠,臂挛殊不碍持螯。 除驱病崇无灵剂,裨补碑神赖老饕。 尚有一襟哀郢泪,久疏夜饮省春遨。 |
| 李叟仙居仍近市,黄公道院亦依城。 定应昔日山林地,未有今时鸡犬声。 白鹤翻飞终不返,黄冠憔悴只躬耕。 试従车骑寻遗迹,恐有居人解养生。 |
| 呵叱星辰赋远游,更提水镜著中流。 读书有眼月千里,爱士无方春九州。 论及养生浑是道,时因主试却关愁。 武夷不作逢溪老,亦欲临风助击鸥。 |
| 读堂中之书兮,以致子之眠。 饮堂中之酒兮,以休子之言。 是非杂然于子之耳兮,付庭中之叹蚓,与夫木上之鸣蝉。 庶几养生而保和兮,穷子之年。 |
| 三关中隐玉阁,七言味在蕊珠。 妙得养生真诀,善刀四顾踌躇。 |
| 陈留人物后,疑有隐屠耕。 斯人岂其徒,满腹一杯羹。 婷婷小家子,与翁同醉醒。 薄暮行且歌,问之讳姓名。 子岂达者与,槁竹聊一鸣。 老生何所因,稍稍声过情。 闭门十日雨,吟作饥鸢声。 诗书工发冢,刀籋得养生。 飞走不同穴,孔突不暇黔。 |
| 青袍会稽掾,采服湘江行。 水馆鱼方美,犀舟枕自清。 鹧鸪啼欲雨,螮蝀见还晴。 风土虽卑湿,醇醪可养生。 |
| 谋臣何处不知名,谁与留侯敢抗衡。 筹下兴亡分楚汉,幄中谈笑走韩彭。 惧诛老将争枭首,高卧成功更养生。 戡乱直须希世哲,乘时儿女漫纵横。 |
| 田可躬耕溪可渔,此身属我不关渠。 养生谁学嵇中散,避谤吾非陆敬舆。 风月满怀高士传,江山到眼故人书。 相思千里无多恨,珍重清诗玉不如。 |
| 山行但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 门外长溪净客足,山腰苦笋助盘蔬。 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余。 弟子苍髯年八十,养生世世授遗书。 |
| 老成浑欲尽,吊客一潸然。 遗事人人记,清诗句句传。 挂冠疏傅早,乐世白公贤。 叹息风流在,埋文得细镌。 归隐淮阳市,遨游十六年。 养生能淡泊,爱客故留连。 倾盖知心晚,论诗卧病前。 葆光尘满榻,无复听谈禅。 |
| 幽居漫尔存三径,燕坐何妨应六窗。 老忆旧书时展卷,病封药酒旋开缸。 小园摇落黄花尽,古桧飞鸣白鹤双。 珍重老卢留种子,养生不复问王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