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嵇康性弥嬾,曾不废养生。 子姑当妙年,何乃劳其精。 老聃有至论,身孰亲於名。 诗本道情性,不须大厥声。 方闻理平淡,昏晓在渊明。 寝欲来於梦,食欲来於羹。 渊明傥有灵,为子气不平。 其人实傲佚,不喜子缠萦。 吾今敢告子,幸愿少适情。 时能与子饮,莫惜倒缾罂。 |
| 久矣深山炼鹤形,闻呼峒长又逃名。 断崖怪木人稀迹,乱石奔泉润有声。 剑定通神收古匣,棋聊供玩戏纹枰。 药瓢解赠宁无意,重到孤庵论养生。 |
| 墨卿溯源流,甄陶何远矣。 系出五大夫,杀身成人美。 策勋凌烟阁,繇此著姓氏。 开国从胶东,裂土封黑水。 平生好太玄,握手忘汝尔。 一笑吐奇芬,熏透诗人髓。 磨礲去寺角,耐久坚莫比。 朋来自远方,陶泓管城子。 传文章心印,千古尽在是。 我老久绝交,未忘抄录耳。 种树书一编,养生论盈纸。 烦卿为记之,岁晚吾事已。 |
| 御疾如治河,但当导之东,下流既有归,自然行地中。 养生如蓺木,培植要得宜,常使无夭伤,自有干云时。 我少本多疾,屡亦频危殆,皇天实相之,警告意有在。 中年弃嗜欲,晚岁节饮食,中坚却外慕,魔盛有定力。 死生虽天命,人事常相参,茫茫九衢中,百祸起一贪。 郊虚暑雨余,巾堕脚不袜。 高卧北窗凉,超然寄疏豁。 |
| 门外冬青八九株,去去株间各丈余。 晚禾翦穗上囷储,黄藁堆妆绿叶居。 老夫晨出观道腴,摧筇逦迤来东庐。 世界在前君悟欤,饥寒火宅饱华胥。 主人慰我下乡书,谢之养生祗业儒。 虽然邻酒欠钱沽,粥饭可以供朝晡。 四壁虽然一物无,半年聚稈为薪芻。 但愁赋税吏追呼,鞭挞白丁省限逾。 |
| ...生藜苋肠,食事一饱足。 腥腐色所难,况乃衷酖毒。 彭亨强名鱼,杀气孕惨黩。 既非养生具,宜谢砧几酷。 吴侬真差事,网索不遗育。 捐生决下箸,缩手汗童仆。 朝来里中子,才吻不待熟。 浓睡唤不应,已落新鬼录。 百年三寸咽,水陆富肴蓛。 一物不登俎,未负将军腹。 为口忘计身,饕死何足哭。 作俑者谁欤? 至今走末俗。 或云先王意,... |
| ...。 先生神貌独宛然,但觉岩岩瘦而实。 有如霜露入秋山,扫除繁蔚峰峦出。 自言近读养生书,颇学仙人饵芝术。 披寻图诀得茯苓,云是松间千岁物。 屑而为食可不饥,功成在久非仓卒。 上侔金石免毒裂,下比草木为强崛。 涓涓漱纳白玉津,链以真元纳之骨。 神仙自是人不知,岂为难求废其术。 我闻公说心独嗟,欲问太虚穷恍惚。 奈何不使被金朱,... |
| 来误解萦牵岂自,寺逢此劫在儒流。 昏昏心似未磨镜,役役身如不缆丹。 闻道无缘时已晚,养生欠术鬓先秋。 向平可谓真男子,家事无关五岳游。 |
| ...仙风,健骨清姿欲飞举。 阴功除瘼民已悦,灵药引年天亦许。 原因服饵断膏梁,未让南华养生主。 |
| 惟王居法宫,玉帛来四裔。 一朝启戎心,边城或昼闭。 养生能体此,皆可阅千岁。 利欲喜乘人,日夜劝自励。 |
| 先朝相国今几家,我嗟夫子鬓已华。 琼艘颇惯倒豪乳,老来手酿尊仍窪。 百年弹指法界观,万事过眼天女花。 聊学儿曹作春瓮,唤客取醉无等差。 夜眠不觉体平粟,卯颊共眩朝蒸霞。 养生妙处本无说,我辈岂解烧丹砂。 糟床正可珠的皪,石鼎莫放声咿哑。 东风遮幕雪埋屋,坎止斋中酒初熟。 |
| ...渔镜湖以赋诗兮,岛尚号於千干。 黄公列乎四皓兮,成定储之羽翼。 嵇康侪於七贤兮,著养生之至言。 王子猷咏招隐兮,爱山阴之竹种。 谢灵运赋山居兮, |
| ...填门户,洛水绕阶除。 侯於山水间,结驷有通衢。 我念老退者,古多贤大夫。 留侯亦养生,乃欲凌空虚。 |
| ...烧丹,不学仙。 五行有常数,天所禀赋焉。 人生一气统四体,众人斩丧吾能全。 要知养生无他术,日多吃饭夜 |
| ...言倚钓轩。 一官疏散自疑仙,三考应成醉日千。 早病固须闲地著,多忧长被达人怜。 养生尤复要功圆,溜滴南溪石自穿。 近见牢山陈道士,微言约我更三年。 〈牢山陈道士瑛近过此,叩之,竟无所云,约三年当再见。 〉张公诗社见公名,〈公昔与张伯达为唱和之友。 |
| ...甚真。 吏能束缚老奸手,要使鳏寡无颦呻。 但回此光还照己,平生倦学皆日新。 我提养生之四印,君家所有更赠君。 百战百胜不如一忍,万言万当不如一默。 无可简择眼界平,不藏秋毫心地直。 我肱三折得此医,自觉两踵生光辉。 团蒲日静鸟吟时,炉薰一炷试观之。 |
| 无心经世网,有道藏丘山。 养生息天黥,艺木印岁寒。 德人墙九仞,强学窥一斑。 张侯大雅质,结发闯儒关。 奇赢或谐偶,老大尝艰难。 筑亭上云雨,日月转朱栏。 床敷听万籁,我家颇宽闲。 牧牛有坦途,亡羊自多端。 市声鏖什枕,常以此心观。 |
| ...人已非昔。 皤然君勿笑,子羽以貌失。 信美如客儿,终翦施摩诘。 我作白须行,而得养生术。 |
| 尚书郎晋陵李公,秉性直而和,少従道士得养生法,未五十,去嗜欲,老而不衰,为南都通守。 其西堂北牖下,池生菖蒲,开花三四,芬馥可爱。 以书占之曰:“此寿考之祥也。 ”因名其堂曰“寿花”,而余为作诗记之。 石上菖蒲十二节,仙人服之好颜色。 根如蟠龙不可得,叶中开花谁复识。 夫子自少读道书,年未五十嗜欲除。 河流通天非辘轳,下入金鼎... |
| 道人神貌古,双鬓欲垂肩。 坐席容三尺,浮家住一船。 养生凭佛果,持钵信人缘。 早泊桥梁下,蓬头起白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