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静据胡床,久而愈芳。 默亡痕黑白,贫不觉苍黄。 住无相兮龟之藏,行无章兮鸟之翔。 月烂烂而鱼吞光,华菲菲而蜂採香。 相随来也,触处堂堂。 |
| 须发老而覆霜,心念净而发光。 妙照混三世,幽灵空十方。 口吞诸佛而不为大,舌拄梵天而不觉长。 刹尘无间说,鸥鸟不乱行。 平等是道,自然成章。 |
| 面瘦颊凸,眉棱眼深。 默亡所住,妙在而今。 鳞潜寒水,鹤梦月林。 应声应色分身也,拍手家家观世音。 写出梦中身,你道真不真。 槁寒秋在眼,渊默醭生唇。 道环谁谓无象,空谷自来有神。 父子不传些子妙,白首侬家老斲轮。 |
| 精不摇,神不骄,鬓任髡,颜任凋。 人扰扰而胶胶,尔寂寂而寥寥。 知壶子其谁何,异渔父之堪描。 往壁观以默照,免室迩而人遥。 |
| 寒雪覆颠,闲云拥肩。 动随尔后,静住其前。 百草头边老僧句,千华台上古佛禅。 法法出碍,心心密传。 百战之疮兮风雨瘢痒,九野之耕兮泥水领穿。 |
| 二仪同根,万物一源。 机活静枢之臼,象成玄牝之门。 幽而不昏,湛而若存。 用妙触而出碍,体至虚而无痕。 车辙出门而合度,桃李成蹊而不言。 |
| 五叶之华,三斤之麻,外无棱角兮中无孽芽。 箭石不是虎,酒弓不是蛇,千里之失兮毫厘之差。 得非思议兮自谓一曲之士,望绝涯畛兮人称大方之家。 |
| 口阔鼻隆,神静心空。 雪芦岸稜远,水天秋色同。 夜寒北斗垂金柄,月落西山藏玉弓。 真机宛转,幻住圆融。 古佛自然界交露柱,翻手覆手看变通。 |
| 太行盘纡,黄河泄舒。 肝胆明洁,胸膺廓虚。 清风未生齿颊,白雪已上眉须。 少林之默无他说,黄梅之舂不识书。 彻见本来人面目,名言安敢妄分疏。 |
| 澗月之孤,岩松之癯。 秋生眉目,霜侵发须。 诸法之相了空寂,妙存之性非有无。 一尘飞巨海,片雪点红炉。 应事头头俱出碍,自然妙触解回途。 |
| 瘦骨岩岩,残毳毵毵。 坐寒云巘,心空月潭。 虚应亡机而若谷,深禅有口而如钳。 槃珠勿遗其色,囊锥不露其尖。 皇道大平没棱角,自然雨五而风三。 |
| 颠毛之丝。 眼角之黐。 是身颓老,与世支离。 枯禅心了了,空劫鼻垂垂。 晓寒霜结,山川薄霁。 夜月行河汉,迟借伴还来。 机用妙不销,弹指知音知。 |
| 高岩之雪兮颠毛衰白,远水之秋兮眼棱寒碧。 气清夜永兮月低,斗冷河空兮露泣。 借伴之机,起家之力。 二仪万像兮相与流通,十方三世兮自然平出。 |
| 前生坐下一高僧,失脚中元自怨辰。 但记本来真面目,何须悔现宰官身。 |
| 落魄江湖十二年,布衫阔袖裹风烟。 如今各样新装束,典却清狂卖却颠。 |
| 形貌春寒,颠毛雪残。 坐空生灭影,静见离微端。 珊瑚树生玳瑁海,明月珠走琉璃盘。 藏天下於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,出世间於世间兮万像谁敢相谩。 |
| 发白而老,面黄仍病。 穷地水火风之根,得见闻觉知之柄。 一气专柔,诸尘善应。 魏自而良,橘陈而令。 尽大地药了调和之治方,满虚空身识起来之缘性。 |
| 八字眉低,四方口阔。 发色松雪寒,日光岸电烁。 橐签之空,枢机之活。 其间勿你安排,里许是谁造作。 影草不彰兮妙触无瘢,没身不殆兮长生有药。 |
| 是兮不是,别兮不别。 水冷涵秋,山寒带雪。 传家之印兮中间无文,常用之针兮两头无穴。 游世之身云月閒,说禅之口河汉决。 自然随顺因缘,向道不乖时节。 |
| 气貌棱棱,眉目温温。 一脉之分派发崑崙之源,百川之吞潮落珊瑚之根。 风烟清远秋之痕,草木秀拔春之恩。 古壁之梭兮蛰龙之骨,寒潭之璧兮夜月之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