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雄编已汗南山竹,对坐松篁夸鼎足。 犹嫌官事作痴儿,故向书林巧徵逐。 苍龙宛转鳞之而,此君寂寞清且高。 晚来雁鹜无人进,又报明公欲变骚。 |
| 七年束带趁朝参,共喜儒林得指南。 经传注成头未白,公卿阅遍绶犹蓝。 秋来去国怀张翰,此去论诗忆郑覃。 别酒易阑情不尽,会凭清梦听清谈。 |
| 五年不说空山雨,今夜鱼梁著钓船。 为问故人今健否,桃榔叶暗瘴江边。 |
| 两章宛转复清哀,读到鱼梁首重回。 便使短笺无姓字,也应知自艾轩来。 |
| 赵甥诗与雅音合,韦舅宜高进德冠。 我到古人良已远,汝家宗姓莫教难。 传家自喜春秋在,居职应怜翰墨残。 门户人身难相称,衣裳仪观不须叹。 |
| 赵妹生儿身七尺,倚天剑称切云冠。 长人自惜声名达,志士宁令捍格难。 墨翟商瞿心总厚,司空城旦术何残。 还将格律成吟咏,作者应须为尔叹。 |
| 东都有人持汉斧,南国无人系周圄。 未从刀锯宥者三,先即桁杨听之五。 五三异念同一仁,圣贤典故公日新。 心从仁上勘得道,笔与民间点为春。 百未试一刑几厝,忘其劳绩况恩数。 天语疑由公出然,公心默与天通故。 持平已遂留何须,责难未了归可图。 课效九章三章外,游心千古万古初。 剖斗折衡还未可,非绵蕞莫矫丛脞。 结绳之外画冠余,作古... |
| 乌声谁喜闻,日啼白门树。 愁来删树枝,认得白门路。 |
| 闲携小斧删梅树,自缚枯藤补菊篱。 烧柏子香读周易,滴荷花露写唐诗。 |
| 爱看繁枝不忍删,欲留香魄杳无还。 粘泥扑幕俱堪惜,简点残英乱晓鬟。 |
| 始信画前原有易,自从删后更无诗。 |
| 千载诗亡不复删,少陵谈笑即追还。 常憎晚辈言诗史,清庙生民伯仲间。 |
| 大道本无体,何在文字间。 昴从先天画,诗自圣人删。 流风传益远,后作莫可攀。 推敲谁氏子,一字不可闲。 |
| 夫子删来三百章,箴规明白佐时王。 近来吟咏唯风月,谤木诗官事久亡。 |
| 湖天初过雨,晴意有无间。 春水半侵路,晓云多碍山。 酒烦村店暖,诗就野亭删。 风静无啼鸟,垂杨树树閒。 |
| 几欲相酬答,诗情了不关。 携从五溪远,直过沿庭宽。 叹我终成累,多君不可删。 黄昏伫立久,云尽觉无山。 |
| 秋声肃杀本天真,即事关心总动神。 簌簌肥辞删老调,萧萧瘦语寄恒春。 无情物外谁翻案,有限生前我扫尘。 堪慰乡间观稼穑,应羞枯寂目空人。 |
| 律院僧应俗,亭荒草木删。 无碑堪考古,有客自看山。 竹好惟嫌密,云多不自閒。 小溪知最近,童浴夜方不。 |
| 人生天地一蘧庐,耕凿虽劳乐有余。 因阅杜诗删旧稿,为观羲帖学行书。 山公醉后犹骑马,渭叟閒来只钓鱼。 世道秋风总萧索,何如高卧白云居。 |
| 身如孤鹤在林间,百事无营只爱闲。 最得意时朝曝背,未忘情处晚看山。 静拈周易从头读,醉把唐诗信手删。 为爱石桥明月色,柴门常是夜深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