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端居俄换负华三,荼苦於吾若荠甘。 照影菱花惊雪白,强颜柏叶借春酣。 人间扰扰多岐路,圣世悠悠欠指南。 一穟黄云晴书永,叩门谁辨与同参。 |
| 塞氛未静铁衣寒,愁绝江南庾子山。 谁使石郎捐一道,仅闻柴氏复三关。 西当太白馀孤垒,北望神州隔几寰。 犹忆楼船建黄钺,夕烽明灭照龙湾。 |
| 水阁凉亭饮宴时,遥看葛岭亦伤悲。 歌童舞女今何在,一带枯椿立鹭鸶。 |
| 花枝已尽莺将老,桑叶渐稀蚕欲眠。 半湿半晴梅雨道,乍寒乍暖麦秋天。 村垆沽酒谁能择,邮壁题诗尽偶然。 方寸怡怡无一事,粗裘粝食地行仙。 |
| 家世相传逢掖衣,如今结果亦随时。 二三子遂舍瑟作,七十翁方扶杖嬉。 野老忧晴妨宝穑,社人怕雨湿灵旗。 遥知铃阁无歌管,一点青灯照董帷。 |
| 有意效承平,无功答圣明。 灰心缘忍事,霜鬓为论兵。 道直身还在,恩深命转轻。 盐梅非拟议,葵藿是平生。 白日长悬照,苍蝇谩发声。 高阳旧田里,终使谢归耕。 |
| 望入山腰古寺晨,坐深蓝尾一家春。 且娱灯烛喧儿女,不用哀丝动鬼神。 梅试寒香移北涧,池添新水出西邻。 风光合度阳阿曲,自觉尊前少和人。 |
| 薄雾轻烟柳际浮,阶前细草绿初抽。 年年春事年年恨,一担担来是白头。 |
| 生理今何似,丰年亦屡空。 有愁催发白,无药驻颜红。 归计何时决,诗家乃尔穷。 悲风吹千军。 |
| 暂留野次倦征行,差觉山林气味清。 日酿梅酸新雨过,山连空翠淡烟横。 东皋水满起农事,南国草青回雁程。 拨置文书聊隐几,笙歌一部听蛙鸣。 |
| 钱塘苏小茜罗衣,短棹穿花过钓矶。 望帝声中怨离别,梦儿亭下惜芳菲。 微风吹藻鳞鳞浪,落日衔山树树晖。 最是碧云随处合,美人乘兴夜忘归。 |
| 读罢骚经手自抄,纫兰归计胜诛茅。 新蚕食叶将成茧,旧燕衔泥旋补巢。 菜老花随黄麦落,草长色兴绿杨交。 一春过尽三之二,閒倚东风忆孟郊。 |
| 五月炎天正及时,轻丝扇子未曾持。 殷勤寄语班姬道,只恐秋深却要伊。 |
| 箨龙厌俗托孙儿,隔砌相过人不知,借宅敲门太多事,胡床竟日对漪漪。 |
| 忘身先要解忘名,分别须臾起不平。 请看早朝霜入履,何如卧听打衙声。 |
| 维摩老子五十七,大圣天子初元年。 传闻有意用幽侧,病著不能朝日边。 |
| 司马丞相昔登庸,诏用元老超群公。 杨绾当朝天下喜,断碑零落卧秋风。 |
| 禁中夜半定天下,仁风义气彻修门。 十分整顿乾坤了,复辟归来道更尊。 |
| 挂壁清羸金粟像,映窗性相净名经。 门前野水流绕舍,雨后绿槐阴满庭。 凉簟醒心须稍健,好风吹鬓欲重青。 此间真境谁宜到,更有珍茶一种录。 |
| 阿翁阿囝自相随,赏遍江淮春盛时。 熊白同尝腊前酒,雌黄自改晓间诗。 醉来忽笑天地窄,老去那能儿女悲。 身後升沉各何有,到头谁黠复谁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