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姑苏台下梅花树,应为调羹故早开。 燕初休夸香雾重,鸳行却望衮衣来。 前时甲第仍重柳,今度沙堤已种槐。 应念无枝夜飞鹊,月寒风劲羽毛摧。 |
| 吴越朝天功在民,当年卿相亦仁人。 曾孙终与元丰政,故老犹知异代因。 吏治清明开白日,文词俊发吐青春。 邺都従事堂中客,涕洒高原柏子新。 |
| 数篇隃寄梵王宫,玉立高寒并两峰。 亹亹诗章烦护惜,时时情话忆过从。 雪残苍岭野云暗,花着疏梅春意浓。 它日庵居定相奉,半山松竹更谁容。 |
| 曲折宫墙日影方,堂深人静似山梁。 斲榈叶底梅花老,次第风光到海棠。 |
| 汉室推元礼,唐家得卫公。 龙门倾后辈,鲸海伏孤忠。 守护多神物,旋归一老翁。 如何九江路,万事并成空。 |
| 乡党敬前辈,朝廷尊大儒。 公无念丘墓,人自禁樵苏。 此去居衡轴,长留执事枢。 求贤养邦本,深为赞吁俞。 |
| 公昔遭前政,忠精不少衰。 立谈廷争地,上疏里居时。 意气南山在,名声北斗垂。 心知不亡者,送往得无悲。 |
| 亟上疏封印,空驰会葬车。 山川浑不改,气象比何如。 德行太常议,功名惇史书。 平生所荐士,岂复减严徐。 |
| 寿相背三甲,暮龄腰十围。 自陪初伏饮,竟作百年违。 楚泽秋初动,洪都梦已非。 向来千骑拥,凄恻片帆归。 |
| 人心不可欺,好好而恶恶。 利欲怵迫之,本心月以落。 所以古之人,忧在晋其角。 |
| 道义曾无间,因依遂有连。 旋闻新雨露,亟返旧林泉。 父老门庭下,儿孙几杖前。 不令成比段,泣涕问苍天。 |
| 耆旧频凋丧,怀人念里闾。 哦诗三叹息,废卷一嗟嘘。 造膝言犹在,谋身计亦疏。 功名今已矣,英爽竟何如。 |
| 学海波澜濶,人间爵齿尊。 南宫冠多士,东海起高门。 请去三公府,归休五亩园。 何须篆幽石,天下有师言。 |
| 剑履三以亚,旌旄十国连。 春风迎上日,秋色送归船。 露泣千山月,云愁万里天。 堂堂宁复有,玉立照人鲜。 |
| 撒下摩泥六七颗,涌高窣堵十三层。 分明一点钧心现,岂是黄金炼得成。 |
| 宣室思贤久,锋车促召还。 去调金铉鼎,来别玉屏山。 拱木雨露下,丰碑天地閒。 九原凛如在,想足慰慈颜。 |
| 严君闲有家,富之以其道。 几年困外御,囊空甑复倒。 家人良自勉,岁晏原相保。 |
| 古之求仁者,信道不蕲获。 颜生何所乐,宁蹈饥寒厄。 能知四勿功,六根本非贼。 |
| 阴阳互推移,气数有信屈。 涧松发贞姿,庭梅睟生色。 虽无桃李容,桓桓保终吉。 |
| 虚灵一寸心,攻者十七八。 炯然无常存,精粗皆著察。 卫丘騋牝蕃,鲁囿牛羊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