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佛法诗名谁更继,未闻随分谒侯王。 洗盂秋涧日华动,捣药夜堂云气香。 苔藓乱青封叠石,杉松浓影过空墙。 若非火岳地,那得吾师住久长。 |
| 吟楼影在湖波上,吟景长从望处生。 叠石拟成幽嶂色,种松移得远滩声。 多谙经品曾因病,却著荷衣欲避名。 闻说近来心更静,案头惟有一琴横。 |
| 叠石小峥嵘,修篁高下生。 地偏人迹罕,古井辘轳鸣。 |
| 结茅汝上只三间,种稻城西仅一廛。 梅老外生诗律在,秀公弟子佛心传。 埋盆叠石常幽坐,留客开樽辄醉眠。 闻道邻僧乞米送,时无韩子定谁怜。 |
| 朝离悲秋宅,午榜叠石矶。 小留黄牛庙,细读石马诗。 黄牛隐见苍山里,石马至今犹馘耳。 当年梦境识仙翁,马为迎门神为起。 物生不朽系所逢,欧词苏笔苍苔封。 山高水长翁之风,石马亦与翁无穷。 |
| 叠石状崖巘,翠含城上楼。 前移庐霍峰,远带沅湘流。 潇洒主人静,夤缘芳径幽。 清辉在昏旦,岂异东山游。 |
| 满船歌吹拂春湾,天外晴霞水底斑。 谁信飞觞临绮席,独能回首望青山。 东门车马匆匆别,西洛风烟寂寂闲。 叠石溪头应更好,却输野叟坐林间。 |
| 叠石峨峨象翠微,远山魂梦便应稀。 从教藓长添峰色,好引泉来作瀑飞。 萤影夜攒疑烧起,茶烟朝出认云归。 知君创得兹幽致,公退吟看到落晖。 |
| 林间旋叠石为路,日日自汲涧底泉。 老僧意趣似童子,洗手濯足听潺湲。 |
| 叠石作小山,埋瓮成小潭,旁为负薪径,中开钓鱼庵。 谷声应钟鼓,波影倒松楠。 借问此何许,恐是庐山南。 |
| 叠石作小山,埋瓮作小潭。 旁为负薪径,中开钓鱼庵。 谷声应钟鼓,波影倒松楠。 借问此何许,恐是庐山南。 |
| 叠石作小山,埋瓮作小潭。 旁为负薪径,中开钓鱼庵。 谷声应钟鼓,波影倒松楠。 借问此何许,恐是庐山南。 |
| 一望平湖万顷连,恍如身在鹫峰前。 筑涂成宅能移地,叠石为山欲夺天。 绿萼枝方停晓凤,白杨树已咽寒蝉。 达人大观缘如此,万事都来付且然。 |
| 叔宝沉迷建邺宫,厌厌夜饮清昼同。 金碧三阁插晴汉,沉檀十里闻香风。 叠石为山水为沼,后庭万花坼春丛。 狎客倡酬女学士,污词媚句争新工。 被之弦歌恣酣乐,千娥行列纷青红。 将军忽遇韩擒虎,江神今识清河公。 凭栏璧月词未终,谁知携手两妃游井中。 |
| 寒池冬不流,落叶塞泉罅。 东风日夕来,春色到山舍。 杖藜遶东溪,流水清可架。 叠石引之来,潺潺到深夜。 平栏朝可监,倒影见亭榭。 清风起修篁,翠鸟亦来下。 天和人意舒,春暖景物姹。 歌此濯缨诗,尘埃欲高谢。 |
| 憔悴王居士,颠狂不称时。 天公与贫病,时辈复轻欺。 茅屋随年借,盘餐逐日移。 弃嫌官似梦,珍重酒如师。 无竹栽芦看,思山叠石为。 静窗留客话,古寺觅僧棋。 瘦马寒来死,羸童饿得痴。 唯应寻阮籍,心事远相知。 |
| 受命恤人隐,兹游久未遑。 鸣驺响幽涧,前旌耀崇冈。 青冥台砌寒,绿缛草木香。 填壑跻花界,叠石构云房。 经制随岩转,缭绕岂定方。 新泉泄阴壁,高萝荫绿塘。 攀林一栖止,饮水得清凉。 物累诚可遣,疲氓终未忘。 还归坐郡阁,但见山苍苍。 |
| 栽花春烂漫,叠石翠巑岏。 小亭相对倚,数峰寒。 主人寻胜,接竹引清泉。 凿破苍苔地,一掬泓澄,六花疑是深渊。 向闲中、百虑然。 情事寄鸣弦。 炉香陪茗碗,可望言。 喷珠溅雪,历历听潺湲。 尘世知何计,不老朱颜,静看日月跳丸。 |
| 银河南渚帝城隅,帝辇平明出九衢。 刻凤蟠螭凌桂邸,穿池叠石写蓬壶。 琼箫暂下钧天乐,绮缀长悬明月珠。 仙榜承恩争既醉,方知朝野更欢娱。 |
| 叠石黏灰事尚新,忽因沾渍减嶙峋。 晋阳昔仅存三板,瓠子今谁助束薪。 恃陋窃忧难御冠,加工却恐倍劳民。 狂生亦岂前知者,曾是边城荷杵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