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不破古人玄关,面玄关自破。 不碎今时窠臼,而窠臼自碎。 鹫峰之衣烂却,西丘话无传。 |
| 吾墙高不满七尺,墙身虽小墙心直。 亦如居士护法城,敢有逾垣德之贼。 古人制度今人为,朱檐碧瓦还差差。 黄金为墙白银壁,个中住处少人知。 |
| 金门射策尽名贤,谁似江南阎子然。 白虎谈经知独步,苍松入梦已多年。 凌云赋笔雄千古,倒峡词源倾百川。 若忆古人愁绝处,西陵花柳日芊眠。 |
| 花开不肯待春融,恐混繁枝深浅红。 洁白天然贞女操,清癯独立古人风。 |
| 子猷清雅如此君,菊花冷淡如渊明。 古人嗜物非著物,风味相似因适情。 不见铁心宋广平,仍肯一赋写梅兄。 爱渠风雪不改清,似我不肯郎张卿。 |
| 古人肉食无远谋,腰钱骑鹤向扬州。 春风十里珠帘捲,但看竹西歌吹楼。 天朝选用诗书帅,上策公言须自治。 屏翰坚持保障功,江淮益壮金汤势。 强敌不敢纵南牧,关塞烟迷芳草绿。 儿童歌舞乐升平,一曲梅花细柳营。 |
| 古人一期恁麽道,白玉地瑕却有瑕。 路途之乐,终不到家。 |
| 黄公爱山不知休,终日不下清渭楼。 与官落得官下隐,爱山不得山中游。 朝看暮看山更好,古人今人空自老。 天生定分不可移,白云悠悠寄怀抱。 |
| 年过八十更精神,佚我房中自在身。 检点欺心无一发,薰涵和气似三春。 莫疑见识惊流俗,自是渊源到古人。 前辈凋零公又往,哀哀令我涕沾巾。 |
| 梅花耐寒白如玉,干涉春风红更黄。 若为司花示薄罚,到底不能磨灭香。 香者梅之气,白者梅之质。 以为香不香,鼻孔有通窒。 我有天者在,一白自不易。 古人重伐木,惟恐变颜色。 大雅久不作,此道岂常息。 诗翁言外意,不能磨灭白。 |
| 野云芳草绕离鞭,敢对青楼倚少年。 秋色未催榆塞雁,人心先下洞庭船。 高歌酒市非狂者,大嚼屠门亦偶然。 车马同归莫同恨,古人头白尽林泉。 |
| 向来洛下老书生,今见诸孙更老成。 不复秀才趋试院,已题文学上铭旌。 泛观今古人亡恨,只有英雄命莫争。 来吊乍闻妻子哭,依然认作读书声。 |
| 子云赋逐贫,退之文送穷。 二作虽类俳,颇见壮士胸。 晁子问行津,欲济无山穷。 著书道蒿底,端有古人风。 |
| 数椽空屋枕清流,一榻萧然散百忧。 终日掩关尘境谢,有时开卷古人游。 鸣鸠去後沧浪晚,飞雨来初菡萏秋。 此处便令君睡足,何须云梦泽南州。 |
| 一官留隐太常中,生事萧然信所穷。 有力尚期当世用,无求今见古人风。 邅回旧学皆残稿,邂逅相看各老翁。 他日卜居何处好,溪山还欲与君同。 |
| 内乡有园名天春,春时桃李如彩云。 邑民携觞连帘幕,或歌或舞何欢欣。 县尹中间意自若,直谓前世无古人。 牡丹百品红与紫,华而不实徒纷纭。 |
| 黄卷修然遇古人,千秋遗恨一朝伸。 久干文举尊中酒,虚负渊明头上巾。 缨冠未暇念同室,闭眼自欲观吾身。 幸有元和文似锦,不妨白雪和阳春。 |
| 无事看书倦即休,心灵远与古人游。 常尊贾岛呼吟佛,盍请刘伶谥醉侯。 岁晚庭梅真益友,天寒炉火是重裘。 两冬京浙无消息,老磵年来安健不。 |
| 仙人剪水银河边,仙风吹散花联翩。 明星撩乱入我眼,风紧一阵随天旋。 如今谁卧剡溪雪,如今谁访山阴船。 古人气韵不可见,晓来对此空悠然。 檐前未觉眼界豁,临眺忽忆楼居仙。 若为留得数玉树,六月绕屋生清妍。 |
| 残书一榻对松风,卧读微妨饮酒功。 小院心情春暖后,高楼闲暇夕阳中。 蝉留旧草惊飞白,蝶去余花惨梦红。 底处古人须见我,偶然危膝类张融。 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