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解愤非凡韵,由来气作忠。 事应危暴虎,君自快当熊。 一战中华体,千秋国士风。 伤心传骂贼,才与古人同。 ¤ |
| 紫兰剩有无离骚,梅花不见见水曹。 眇焉何许是人物,枉子秣马行林皋。 古人相逢示易得,紫燕西飞东伯劳。 吟余切莫谈时事,正搅春思分二毛。 |
| 天提两轮光,环我屋角走。 自从红颜时,照我至白首。 累累地上土,往往平生友。 少年所种树,磥砢行复朽。 古人有真意,独在无好丑。 冥冥谁与论,客至当饮酒。 |
| 齿疏鬓白两眸昏,万事无堪老病身。 脱粟犹沾太仓禄,法冠仍忝外台臣。 直缘迂僻求闲地,岂是孤高慕古人。 英俊满朝皆稷契,太山何少一飞尘。 |
| 少年薄宦几东西,送汝临岐意尚迷。 作尉未嗟官职小,致身当与古人齐。 短篷载雪看梅蕊,古驿冲风信马足。 尔父渐衰吾已老,寄书时一到南溪。 |
| 西楼对金谷,此地古人心。 白日落庭内,黄花生涧阴。 四邻见疏木,万井度寒砧。 石上题诗处,千年留至今。 |
| 吾闻古志人,往往感时节。 所悲非贱贫,要在奋功烈。 子今才且少,方以艺自拔。 譬如适万里,所利轮与辖。 翻然反虚无,乃与所事别。 愿持君子叹,勉蹈古人辙。 |
| 年年到此日,沥酒拜街中。 万户千门看,无人不送穷。 送穷穷不去,相泥欲何为。 今日官家宅,淹留又几时。 古人皆恨别,此别恨消魂。 只是空相送,年年不出门。 |
| 十二封章,三千里路。 当年走遍东西府。 时人莫讶出都忙,官家送我归乡去。 三诏出山,一言悟主。 古人料得皆虚语。 太平朝野总多欢,江湖幸有宽闲处。 |
| 日酿天正绿,风酣麦方秋。 闲携稚子辈,眷言共春游。 芒鞋过涧壑,竹杖穿林丘。 东西随所适,语嘿颇自由。 亦有一樽酒,父子相献酬。 山花既含笑,野草亦忘忧。 一轮渐隐隐,半规尚悠悠。 归路何所叹,古人可与谋。 |
| 言为当代法,行不古人惭。 天子贵元老,史官传美谈。 名高汉亚相,学嗣晋征南。 有子即家宝,未尝金玉贪。 |
| 古人若不死,吾亦何所悲。 萧萧烟雨九原上,白杨青松葬者谁。 贵贱同一尘,死生同一指。 人生在世共如此,何异浮云与流水。 短歌行,短歌无穷日已倾。 邺宫梁苑徒有名,春草秋风伤我情。 何为不学金仙侣,一悟空王无死生。 |
| 慷慨成夫志,勤拳教子功。 母仪当世则,妇道古人风。 象服宜偕老,鱼轩忽驭空。 惟馀千字碣,光照夜台中。 |
| 交游之厚鲜如公,信越前修辈行中。 有弟方登龙虎榜,乃兄力践古人风。 |
| 绝顶无烦暑,登临三伏中。 深萝难透日,乔木更含风。 山叠云霞际,川倾世界东。 那知兹夕兴,不与古人同。 |
| 古人贵将命,之子出輶轩。 受委当不辱,随时敢赠言。 朔途际辽海,春思绕轘辕。 安得回白日,留欢尽绿樽。 |
| 扇席更温枕,古人谁与同。 一心奉二母,自是胜黄童。 |
| 袁人思君侯,事齐皆甘棠。 君侯亦念之,疾苦如己伤。 向来趣引输,诏许仍旧章。 抗蔬论不足,古人所未尝。 此请久不下,公归奏明光。 渠侬未知公,尸祝无相忘。 |
| 僻坐治孤学,取书窥古人。 高风凛如在,千载邈相亲。 欲满诗书腹,宁规富贵身。 独君知己厚,无亦虑吾贫。 |
| 千里风云契,一朝心赏同。 意尽深交合,神灵俗累空。 草带销寒翠,花枝发夜红。 唯将澹若水,长揖古人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