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俸禄三年后,程途一月间。 舟中非客路,镜里是家山。 密雪沾行袂,离杯变别颜。 古人唯贺满,今挈解由还。 |
| 旱势若燎火,雨粒如投珠。 望望恐不及,嗷嗷欲成呼。 叩龙探古湫,号佛喧通衢。 山川祷斯必,社稷报不渝。 古人之所是,今人之所迂。 龙神与社鬼,其事亦区区。 |
| 我爱仙居好,三年理尚宽。 民虽离网罟,政未息风澜。 悯物刑多省,劳心席少安。 只惭无惠术,求配古人难。 |
| 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 古人聊自遣,此语总非真。 学问多奇字,观书少斫轮。 何时策杖屦,共醉秣陵春? |
| 吾舅政如此,古人谁复过。 碧山晴又湿,白水雨偏多。 精祷既不昧,欢娱将谓何。 汤年旱颇甚,今日醉弦歌。 |
| 天材权奇,以龙为友。 玄黄虺隤,以脚支柱。 与物殊绝,笔墨易取。 至於庸庸,殆难为工。 然後知何时有古人之风。 观其雄雌,矜顾不进。 庸中俊佼,驽中骏馹邪。 |
| 闭户坐不得,开窗贮微凉。 树林荫白日,儿研生碧光。 信手取诗卷,细哦三数章。 初披颇欣惬,再揽忽感伤。 废卷不能读,起行绕胡床。 古人恨如山,吾心澹於江。 本不与彼谋,云何断我肠。 感罢翻自笑,一蝉催夕阳。 |
| 峄阳之山,传名日桐,六律相沿五音中。 七轸弦调皆是意,審详悮则亦如空。 清秋寂静华堂深,听之令我思沈吟。 幽兰里韵冬夜永,且合大道古人心。 舜制南风治苍生,方知尧化广聪明。 初弹将了移声去,悲风秋思翻更互。 乌啼别鹤何凄凉,秪闻断续手挥忙。 慢引来催急风雨,寒泉妙滴散馨香。 |
| 零露下长洲。 云翻海倒流。 素娥深、不到西楼。 忽觉断潮归去也,饮不尽、一轮秋。 城外土馒头。 人能饮恨不。 古人不见使吾愁,莫有横江孤鹤过,来伴我、醉中游。 |
| 我初官此君未来,君今去此我未往。 翻飞岂不慕缅邈,留滞何能悲鞅掌。 学道平生昧蹊径,半世端如走榛莽。 古人曾病田甫田,切磋安可去吾党。 东风消雪送鸿雁,南国连山生筱簜。 为当归梦五湖中,会有高名百寮上。 |
| 溪南北,本自一渔舟。 烟雨几盟鸥。 白鱼不负鸬鹚杓,青蓑不减肃鸟爽鸟裘。 怎无端,贪射策,觅封侯。 既不似、古人能识字。 又不似、今人能识事。 空老去,自宜休。 帝乡五十六朝暮,人间四十四春秋。 问何如,茅一把,橘千头。 |
| 世上无难事,难中独有诗。 看来都说易,吟到苦方知。 潭影三年句,蝉声一字师。 古人如此癖,刻烛未为奇。 |
| 鸡声茅店炊残月。 板桥人迹霜如雪。 此是古人诗。 身经老忘之。 君行当此境。 令我昏成醒。 乘月犯霜来。 诗真误尔哉。 |
| 当年种植到于今,用力虽劳用意深。 巨荫已容车马过,盘根宁畏雪霜侵。 两行冠剑大夫职,十万旌旗勇士林。 烈日流金路无尽,此时方识古人心。 |
| 宜都贤太守,治迹古人齐。 虎负众子去,凤环群鸟棲。 行增颍川秩,别绛武都泥。 正恐还朝速,春林未子规。 |
| 淡墨题名冠子衿,一星州县叹游沉。 向来寄我南楼赋,不减古人东武吟。 几阁文书聊韫玉,兰台笔札即紬金。 李家兄弟鵷鸾侣,一日双飞入上林。 |
| 以时为出处,真有古人风。 奉母易为孝,事君难尽忠。 闲居非傲世,直气尚摩空。 语及朝廷事,乾坤万感中。 |
| 应到最高处,翘思上古人。 风来多柏子,云去净嚣尘。 浔暑不到处,天花自在春。 仙踪欲无著,流俗谩寻津。 |
| 无金寄与白头亲,节概犹夸似古人。 未出尘埃真落魄,不趋权势正因循。 桂攀明月曾观国,蓬转西风却问津。 匹马东归羡知己,燕王台上结交新。 |
| 犯惊涛,航溟渤。 披宿莽,屐崛{山勿}。 愒磐石,解簪韨。 挹飞泉,醒心骨。 挥高论,谢俗物。 思古人,忽终日。 足饮酣,清思逸。 即绝壁,试奇笔。 千万言,苍藓没。 后有人,为吾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