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尝闻作者善凭议,咏雪言白菲精思。 及窥古人今人诗,未能一一去其类。 不将柳絮比轻扬,即把梅花作形似。 或夸琼树斗玲珑,或取瑶台造嘉致。 散临舞鹤实有徒,吮墨含毫不能既。 深悼无人可践言,一旦见君何卓异。 万状躯從物外来,终篇不涉题中意。 宜乎众目诗之豪,便合登坛推作帅。 回头且报郢中人,從此阳春不为贵。 |
| 登古城兮思古人,感贤达兮同埃尘。 望平原兮寄远目,叹姑苏兮聚麋鹿。 黄池高会事未终,沧海横流人荡覆。 伍员杀身谁不冤,竟看墓树如所言。 越王尝胆安可敌,远取石田何所益。 一朝空谢会稽人,万古犹伤甬东客。 黍离离兮城坡坨,牛羊践兮牧竖歌。 野无人兮秋草绿,园为墟兮古木多。 白杨萧萧悲故柯,黄雀啾啾争晚禾。 荒阡断兮谁重过,孤舟... |
| 麝香眠后露檀匀,绣在罗衣色未真。 斜倚细丛如有恨,冷摇疏朵欲生春。 阶前红药推词客,篱下黄花重古人。 今日含毫与题品,可怜殊不愧清新。 |
| 丈夫不合自穷愁,藜藋先须天下忧。 君不唐虞皆我罪,民推沟壑更谁尤。 须将兼济为吾事,若只诚身亦我羞。 满纸古人皆有道,如其所学愿轲丘。 |
| 旧事与日远,秋花仍旧香。 前年绣衣客,此节过此堂。 侍臣不自高,笑脱绣衣裳。 眠云有馀态,入鸟不乱行。 我恐云岚色,损君鞍马光。 君言此何言,且共覆前觞。 古人重一笑,买日轻金装。 日尽秉烛游,千年不能忘。 君言此何言,明日皆异乡。 明日非今日,山下道路长。 一从山下来,天地再炎凉。 此中会难得,梦君马玄黄。 |
| 柴桑高隐,邱壑岁寒姿。 北窗下,羲黄上,古人期。 俗人疑。 束带真难事,赋归去,吾庐好,斜川路,携筇杖,看云飞。 六翮冥冥高举,青霄外、矰缴何施。 且流行坎止,人世任相违。 采菊东篱。 正悠然、见南山处,无穷景,与心会,有谁知。 琴中趣,杯中物,醉中诗。 可忘机。 一笑骑鲸去,向千载,赏音稀。 嗟倦翼,瞻遗像,是吾师。 门... |
| ... 一从百仞巅,洞视下万顷。 辙迹随入途,金兰同有永。 何知好事徒,纷纷自燕郢。 古人亦有言,闻过乃为幸。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。 |
| ...凌空翮。 一鸿中机百鸿惊。 点空细字纷斜横。 力穷遭烹忍一死,可怜片影长孤征。 古人毕弋岂无意,登俎亦可无肉味。 至今暴殄及胎夭,杀气为妖满天地。 物生何至相吞屠,苍天变化还须臾。 坐殿忽作杜鹃去,行河岂意黄能趋。 人虫得丧无了日,客行感此泪横臆。 有弟落南今在亡,十年一字无消息。 冥鸿一来听祝辞,世间踏地皆危机。 菰蒲饱霜... |
| ...竿霜月白。 子产之意徒洋洋,庚氏之呼可策策。 有时听琴跃水心,有时认履伏池侧。 古人观棠有何心,今 |
| ... 示我百篇文,诗家一标准。 羁离交屈宋,牢落值颜闵。 水陆迷畏途,药饵驻修轸。 古人日以远,青史字不泯。 步趾咏唐虞,追随饭葵堇。 数杯资好事,异味烦县尹。 心虽在朝谒,力与愿矛盾。 抱病排金门,衰容岂为敏。 |
| 吾於古人少所同,惟识韩家十八翁。 其辞浩大无崖岸,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。 此老颇自负,把人常常看。 于时未尝有夸诧,只说东野口不乾。 我生最迟暮,不识东野身。 能得韩老低头拜,料得亦是无量文章人。 前日杜子长,借我孟子诗。 三日三夜读不倦,坐得脊折臀生胑。 旁人笑我苦若是,何为竟此故字纸。 童子请我愿去烧,此诗苦涩读不喜。 吾... |
| 芋魁菜甲必同食,石田茅屋不忍析。 有时对床听风雨,有时共灯窥简册。 大兄独抱古人道,群季各修弟子职。 一门和气常如春,紫荆花开庭草碧。 宛然生在舞雩时,又若坐于明道侧。 吾尝三复棠棣诗,周公千载有惭色。 共梨公枣能几何,摘瓜煮豆堪太息。 区区锥刀未足让,伯夷逊国采薇吃。 君能聚族真卓行,余亦为兄愧凉德。 莫年在意观庐山,因作... |
| ... 我闻今学者,为人不自图。 六朝文物壅,化源由是枯。 华文愧不能,迷深甘守株。 古人不得见,临风重欷嘘。 |
| 奇木有古意,爱古人亦奇。 嘉禾老君观,毗陵烈帝祠。 二桧栋梁物,俱逐劫火移。 朅来溧城西,见此铁石姿。 灵狸肯荐骨,死豹仍留皮。 拿空有爪龙,踞地无角螭。 三株两失叶,檐溜伤南枝。 僵立万雪霜,坐更几邻仪。 我将护赤栏,甃以苍石墀。 深根直不朽,雅操坚自持。 栋梁与薪槱,待用各有时。 罔俾孤山树,专美坡仙诗。 |
| ...交游不易得,一州云月聊相津。 向来君亦何为者,空自红生满袖尘。 君行无遽行,感我思古人。 诗礼谩撩颇牧笑,弓刀自取荀杨嗔。 君不见赵璧生还燕图死,轻把关心不顾身。 又不见鸿门舞罢已成陈,怒撞玉斗岂无因。 夫谁击笏血未泚,或者明年贵买臣。 题柱高司马,弃繻壮终军。 君去几时回,此别休怆神。 百万呼卢银烛夜,十千买酒玉楼春。 |
| ...花长叹息。 今年花落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? 已见松柏摧为薪,更闻桑田变成海。 古人无复洛城东,今人还对落花风。 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 寄言全盛红颜子,应怜半死白头翁。 此翁白头真可怜,伊昔红颜美少年。 公子王孙芳树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 光禄池台文锦绣,将军楼阁画神仙。 一朝卧病无相识,三春行乐在谁边? 宛转蛾眉... |
| 黄初三年,余朝京师,还济洛川。 古人有言,斯水之神,名曰宓妃。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,遂作斯赋,其词曰: 余从京域,言归东藩,背伊阙 ,越轘辕,经通谷,陵景山。 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 尔乃税驾乎蘅皋,秣驷乎芝田,容与乎阳林,流眄乎洛川。 于是精移神骇,忽焉思散。 俯则未察,仰以殊观。 睹一丽人,于岩之畔。 乃援御者而告之... |
| 贤哉西晋钜平侯,刻碑立祠在荆州。 州民万家见之者,揜面汍澜双淚下。 逮今绵历岁百祀,岘首巍然临汉水。 碑鈋祠废榛莽中,萧萧只有悲风起。 内阁深沈侍从臣,赤帷皁盖来行春。 殷勤拂碑复祠貌,一朝旧迹重如新。 山光葱蒨水清洌,天长地久无时别。 古人今人空茫茫,惟是功名不能灭。 |
| 袖手闲居德日新,静安增伴四时春。 君方入室慰此老,肯作浮阳愧古人。 |
| 雨罢山堂宴未休,乌山醉傍晚晴游。 隔江云树翻残照,到石风花减客愁。 祠殿草荒中使返,姓名苔蚀古人留。 空伤往事论今夕,倚杖听莺忆酒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