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开济由来变盛衰,五车才得号镃基。 留侯功业何容易,一卷兵书作帝师。 |
| 所立共寒苦,平生同与游。 相看临远水,独自上孤舟。 天淡沧浪晚,风悲兰杜秋。 前程吟此景,为子上高楼。 |
| 渐老将谁托,劳生每自惭。 何当重携手,风雨满江南。 |
| 霜满中庭月在林,塞鸿频过又更深。 支颐不语相思坐,料得君心似我心。 |
| 读书与磨剑,旦夕但忘疲。 傥若功名立,那愁变化迟。 尘从侵砚席,苔任满庭墀。 明代搜扬切,升沈莫问龟。 |
| 南国别经年,云晴波接天。 蒲深鸂鶒戏,花暖鹧鸪眠。 竹暗湘妃庙,枫阴楚客船。 唯应洞庭月,万里共婵娟。 |
| 相逢话清夜,言实转相知。 共道名虽切,唯论命不疑。 吟身坐霜石,眠鸟握风枝。 别忆天台客,烟霞昔有期。 |
| 随阳来万里,点点度遥空。 影落长江水,声悲半夜风。 残秋辞绝漠,无定似惊蓬。 我有离群恨,飘飘类此鸿。 |
| 永夜殊不寐,怀君正寂寥。 疏钟寒遍郭,微雪静鸣条。 南省雁孤下,西林鹤屡招。 终当谢时去,与子住山椒。 |
| 康衢一望通,河洛正天中。 楼势排高凤,桥形架断虹。 远山晴带雪,寒水晚多风。 几日还携手,鸟鸣花满宫。 |
| 闲居无胜事,公干卧来心。 门静秋风晚,人稀古巷深。 花疏篱菊色,叶减井梧阴。 赖有斯文在,时时得强寻。 |
| 有京如在道,日日先鸡起。 不离十二街,日行一百里。 役役大块上,周朝复秦市。 贵贱与贤愚,古今同一轨。 白兔落天西,赤鸦飞海底。 一日复一日,日日无终始。 自嫌性如石,不达荣辱理。 试问九十翁,吾今尚如此。 |
| 云蔽长安路更赊,独随渔艇老天涯。 青山尽日寻黄绢,沧海经年梦绛纱。 雪愤有期心自壮,报恩无处发先华。 东堂旧侣勤书剑,同出膺门是一家。 |
| 故人同泛处,远色望中明。 静见沙痕露,微思月魄生。 周回余雪在,浩渺暮云平。 戏鸟随兰棹,空波荡石鲸。 劫灰难问理,岛树偶知名。 自省曾追赏,无如此日情。 |
| 幽居处处映烟萝,归隐桥边月色多。 蟾桂有情邻病叟,清光终夕照酣歌。 |
| 挂却簪缨裹幅巾,清流绕舍断红尘。 小桥何用通来往,犹为凝冬病涉人。 |
| 逢人尚欲开松径,送客应休过笔溪。 林下有谁频肯顾,春深好听子规啼。 |
| 驰光无时憩,加我五十年。 知非慕伯玉,读易宗文宣。 经世匪吾事,庶几唯道全。 谁言帝乡远,自古多真仙。 余滓永可涤,秉心方杳然。 孰能无相与,灭迹俱忘筌。 安用感时变,当期升九天。 |
| 流落常嗟胜会稀,故人相遇菊花时。 凤笙龙笛数巡酒,红树碧山无限诗。 尘土十分归举子,乾坤大半属偷儿。 长杨羽猎须留本,开济重为阙下期。 |
| 避喧非傲世,幽兴乐郊园。 好古每开卷,居贫常闭门。 曙钟来古寺,旭日上西轩。 稍与清境会,暂无尘事烦。 静看云起灭,闲望鸟飞翻。 乍问山僧偈,时听渔父言。 体羸谙药性,事简见心源。 冠带惊年长,诗书喜道存。 小池泉脉凑,危栋燕雏喧。 风入松阴静,花添竹影繁。 灌园输井税,学稼奉晨昏。 此外知何有,怡然向一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