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草黄木脱何所适,使我感叹生百疾。 天骥屡为驽骀笑,良玉空遭碔砆黜。 少年壮志思绝尘,只今作计常后人。 明堂巨栋吾何有,护竹养花甘隐沦。 |
| 暂游不得久婆娑,柰此龙江景物何。 天势去随帆际尽,海声来傍枕边多。 昏窗微见灯明屿,霁阁遥看日浴波。 定有后人寻旧迹,已留小篆识山阿。 |
| 铭旌一丈袅寒烟,泪逐西风洒道边。 纵使后人能百岁,太平谁识靖康年。 |
| 万本青松,后人标榜。 临济儿孙,当机不让。 千古清凉树荫人,法门梁栋真堪赏。 |
| 炎宵喜见月,对月还伤神。 视彼清凉月,感吾梦幻身。 月色镇长在,身将化为尘。 月照今人尽,还照后来人。 今人后人自归土,此月光辉弥万古。 了知身幻不坚牢,富贵功名何足取。 |
| 白玉楼成去作文,只从西棘挂朝冠。 生来病苦相如渴,没后人知范叔寒。 野店春闲沽酒榼,溪堂月冷钓鱼竿。 梅花麓上谁弹泪,岁岁东风吹不乾。 |
| 芦荻飕飕风乱吹,战场白骨暴沙泥。 淮南兵后人烟绝,新鬼啾啾旧鬼啼。 |
| 石头城上小徘徊,世换僧残寺已灰。 地接汴淮山北去,江吞吴越水东来。 健鱼奋鬣随蛟舞,快鹘翻身猎雁回。 一片降旗千古泪,前人留与后人哀。 |
| 卜书弥文卜放迟,前人明训后人师。 海棠不守春秋法,高烛偏宜照睡时。 |
| 蔷薇虽是后人栽,一度春风一度开。 绝怜东野归何处,无复花前把酒来。 |
| 自昔真仙道,恬淡而无为。 以之固灵根,远寄或可期。 秦皇与汉武,纵欲不知疲。 既已长中国,复欲威四夷。 其性忍而愎,举非仙者资。 天监常昭晰,讵容肆谩欺。 不自省其衷,妄冀苟得之。 所愿竟无成,徒为后人嗤。 |
| 长才蚤立太平基,奥学曾为帝者师。 谋计不资同列断,规存长许后人随。 金鱼玉带今谁似,橘绿橙黄景最宜。 再拜祝公千万寿,三江细酌入瑶卮。 |
| 长淮风定浪涛宽,锦櫂摇摇上下湾。 兵后人烟绝稀少,可胜战骨白如山。 |
| 使君令尹各能文,政亦及民俱好春。 考废祠贤端有以,后人当复嗣前尘。 |
| 石岩千尺高,曾见坡仙来。 坡仙化黄土,岩石空苍苔。 县知今人游,复令后人哀。 |
| 雨笠冒宿雾,风蓑拥春寒。 破块得甘霔,齧塍浸微澜。 泥深四蹄重,日暮两股酸。 谓彼牛后人,著鞭无作难。 |
| 假哉皇考,必世后仁。 嘉靖我邦,兴物皆春。 之纯之德,克配穹旻。 馀庆渊如,佑我后人。 |
| 一笑行抛汉水湄,野梅残雪照旌旗。 啼莺未与春先去,归骑犹呼雨自随。 干禄且优垂老姊,穷经自有起家儿。 后人觅得松岩石,先刻寒生送别诗。 |
| 天将间气孕山川,名世还当五百年。 已是有官居鼎鼐,不妨平地作神仙。 书林尚欲校三豕,笔力犹能驱两肩。 前日勋名身既退,斯文留与后人传。 |
| 魏公孤忠如孔明,赤手能支天柱倾。 苏公高节如子陵,寸胶解使黄河清。 等是世间少不得,问津耦耕各其适。 后人未可轻雌黄,两翁之心秋月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