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蔬饭藜床破衲衣,扫除习气不吟诗。 前生似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未敢叩门求夜话,时叨送米续晨炊。 知君清俸难多辍,且觅黄精与疗饥。 |
| 至圣立教,子祺安雅。 擅誉鲁邦,启祚钜野。 炜矣风猷,时哉用舍。 出伦离类,后学是假。 |
| 后学资模楷,先生久里居。 两儿联玉筍,三命佩银鱼。 米廪无重席,蓬山孰校书。 如何遗此老,宰木遽萧疏。 |
| 当年接翼上天池,旧事空存雁塔题。 岂有新诗来渭北,谩令后学仰关西。 |
| 一老皤皤六十余,直从苦硬做工夫。 可怜爵齿墙于德,惟有诗书付尔孤。 后学失师谁主此,斯文坠地果天乎。 榇归只借帆风力,最是舟中麦也无。 |
| 属国新従海外归,君平且莫下帘帷。 前生恐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死后人传戒定慧,生时宿直斗牛箕。 凭君为算行年看,便数生时到死时。 |
| 畴昔云天一覩披,十年徒有梦追随。 担簦已负异时志,仰斗今余后学师。 夜壑舟亡人孰秘,少微名在世空悲。 嗟嗟莫致徐刍奠,掩袂伤心陨泪洟。 |
| 和靖祠堂在半村,敬瞻遗像忆师门。 洛中虽去名犹重,吴下曾来道益尊。 言立岂徒规后学,书存端可识真源,瓣香再拜公应鉴,自愧传衣忝嫡孙。 |
| 谁掘骊山起老师,竹林灯火共心期。 年来后学轻前辈,看彻皋比罢讲时。 |
| 播殖为亲养,家贫至假田。 焉知后学者,尽唤作儒先。 |
| 一时翰墨颇横流,谁以斯文坐镇浮。 后学不虚称吏部,此生曾是识荆州。 相逢未改旧青眼,自笑无成今白头。 闻道少林新得髓,离言语次许参不。 |
| 后学寡师承,私知妄穿凿。 缅怀东莱公,天才负超卓。 英词粲星斗,伟量包海岳。 宽平复谨严,精密更恢廓。 哀哉梁木摧,谁欤继前作。 幸有二三友,潜心味博约。 相期在不朽,与道为郛郭。 |
| 后学鲜能舍瑟作,古人未免假韶鸣。 不劳左辖诵新句,却爱老婆呼旧名。 史馆谁徵段公事,雠家妄作武侯评。 人间安得忘忧物,为窭儒生浇不平。 |
| 眼边英气郁嵯峨,甫及同堂奈别何。 正心簿书观道力,且於言动卜天和。 圣门克己勤登岸,后学褆身感逝波。 三载归来话新益,梅花仍向腊前多。 |
| 参稽道德本无言,不二门开阐古先。 多谢师尊传演教,要令后学悟真诠。 |
| 讲院悲风动素帷,摇松难更见吾师。 尘生旧榻休开卷,月上秋轩罢赋诗。 真法自将传后学,清名谁为勤丰碑。 横经弟子怀高迹,共指龙华作后期。 |
| 道释儒门,三教归一,算来平等肩齐。 道分天地,万化总归基。 佛在灵山证果,六年后、雪岭修持。 儒家教,温良恭俭,万代帝王师。 道传秘诀,佛流方便,忍辱慈悲。 大成至圣,岂辩高低。 都是后学晚辈,分人我、说是谈非。 休争气,三尊一体,瞻仰共皈依。 |
| ...飞空调羽商,嘈哪样间关声百啭。 千态万状难形容,欲著一语迷西东。 宣尼但说不可见,后学强名造化工。 我欲从渠问谁造,不觉低头发长笑。 且不可见那可言,春秋冬夏无非教。 |
| 道教初兴,释门微显,一兴一废如然。 达磨阐教,东土至西天。 都是后学晚辈,贪酒色、损坏真源。 争财气,不依教法,也望到西天。 三千年一遇全真,大教甲子天年。 丘公阐教,万朵金莲。 上界群仙。 在世诸魔,难道化才贤。 君知否,今番不遇,更待万余年。 |
| 学以进乎道,不止於决科也。 厌饫优柔,贵精不贵多也。 得失奇偶,固末如之何也。 指端而言,所以勉其切磋也。 三致意于丁宁,式尔心之讹也。 因私淑以儆诸后学,又有以见前辈用心之不颇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