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昨岁荆州讣,江流恨未平。 天乎令后学,今又哭先生。 肃落真如此,扶持岂易成。 河汾遗体乐,谁慰九原情。 |
| 露地当年说白牛,反令后学莫能由。 足行香陌无穷辙,家在清江欲尽头。 罣碍顿除犹是病,因缘未了且乘流。 此山日夕浮桂气,见则何烦蜡屐游。 |
| 蔬饭藜床破衲衣,扫除习气不吟诗。 前生似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未敢叩门求夜话,时叨送米续晨炊。 知君清俸难多辍,且觅黄精与疗饥。 |
| 至圣立教,子祺安雅。 擅誉鲁邦,启祚钜野。 炜矣风猷,时哉用舍。 出伦离类,后学是假。 |
| 后学资模楷,先生久里居。 两儿联玉筍,三命佩银鱼。 米廪无重席,蓬山孰校书。 如何遗此老,宰木遽萧疏。 |
| 当年接翼上天池,旧事空存雁塔题。 岂有新诗来渭北,谩令后学仰关西。 |
| 才下轺车即岁丰,方知盛德与天通。 清声渐出寰瀛外,喜气全归教化中。 落地遗金终日在,经年滞狱当时空。 直缘后学无功业,不虑文翁不至公。 |
| 一老皤皤六十余,直从苦硬做工夫。 可怜爵齿墙于德,惟有诗书付尔孤。 后学失师谁主此,斯文坠地果天乎。 榇归只借帆风力,最是舟中麦也无。 |
| 属国新従海外归,君平且莫下帘帷。 前生恐是卢行者,后学过呼韩退之。 死后人传戒定慧,生时宿直斗牛箕。 凭君为算行年看,便数生时到死时。 |
| 畴昔云天一覩披,十年徒有梦追随。 担簦已负异时志,仰斗今余后学师。 夜壑舟亡人孰秘,少微名在世空悲。 嗟嗟莫致徐刍奠,掩袂伤心陨泪洟。 |
| 蠹露宗通法已传,麻衣筇杖去悠然。 扬州后学应相待,遥想幡花古寺前。 |
| 和靖祠堂在半村,敬瞻遗像忆师门。 洛中虽去名犹重,吴下曾来道益尊。 言立岂徒规后学,书存端可识真源,瓣香再拜公应鉴,自愧传衣忝嫡孙。 |
| 谁掘骊山起老师,竹林灯火共心期。 年来后学轻前辈,看彻皋比罢讲时。 |
| 幅巾短褐对江云,闲把群经自计论。 鲁泮未能载后学,虞庠岂称讲微言。 羸驹久绝腾骧望,病木犹沾化育恩。 蒋径虽荒陶菊在,徘徊惟恐去吴门。 |
| 播殖为亲养,家贫至假田。 焉知后学者,尽唤作儒先。 |
| 一时翰墨颇横流,谁以斯文坐镇浮。 后学不虚称吏部,此生曾是识荆州。 相逢未改旧青眼,自笑无成今白头。 闻道少林新得髓,离言语次许参不。 |
| 后学寡师承,私知妄穿凿。 缅怀东莱公,天才负超卓。 英词粲星斗,伟量包海岳。 宽平复谨严,精密更恢廓。 哀哉梁木摧,谁欤继前作。 幸有二三友,潜心味博约。 相期在不朽,与道为郛郭。 |
| 后学鲜能舍瑟作,古人未免假韶鸣。 不劳左辖诵新句,却爱老婆呼旧名。 史馆谁徵段公事,雠家妄作武侯评。 人间安得忘忧物,为窭儒生浇不平。 |
| 眼边英气郁嵯峨,甫及同堂奈别何。 正心簿书观道力,且於言动卜天和。 圣门克己勤登岸,后学褆身感逝波。 三载归来话新益,梅花仍向腊前多。 |
| 参稽道德本无言,不二门开阐古先。 多谢师尊传演教,要令后学悟真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