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家学相传久,天资自得高。 读书如夙习,授业更忘劳。 史笔追迁左,诗编继郑毛。 渊源有如此,沾丐及吾曹。 |
| 讲道东阳郡,门生数百人。 从游倾里社,忻慕满朝绅。 仁宦淹难进,声名炯不泯。 伯牛有斯疾,夫子亦悲辛。 |
| 天意高难问,胡为夺巨贤。 后生安取正,圣道不容传。 感意悲风木,伤心惨暮烟。 翩翩丹旐去,徒有泪潸然。 |
| 镜曲重携杖,京都再及门。 诗书窥梗概,耳目竟烦昏。 怊怅身何极,蹉跎意独存。 长途风雨晦,十驾謇追奔。 |
| 恸哭斯文祝,苍茫何问天。 百年曾未半,千载忍无传。 梁木谁扶厦,狂澜莫障川。 吞声言不忍,有泪彻重泉。 |
| 忆昔精蓝舍,提撕意颇浓。 笑谈犹在耳,趋步遽无踪。 万里悲风翮,中宵寤岁龙。 百身嗟莫赎,涕泪洒寒松。 |
| 慎重高鼎,宣威屡干方。 夷吾欣在晋,尚父果兴唐。 剑佩凌烟阁,笙歌逸老堂。 犹闻病乘馹,遗恨隔清光。 |
| 黄发三朝老,勤劳险阻中。 十年流马策,一日断鳌功。 汛扫乾坤静,扶持庙社隆。 璜溪今寂寞,仿佛见英风。 |
| 语绝香奁坏,人非铁馨存。 罢官空数日,挟策与谁论。 丈室尘埃乱,层城草木昏。 寸心无诉处,号绝向令原。 |
| 将宫报国寸心丹,满眼儿孙尽好官。 一品已颁新印绶,九重犹许旧衣冠。 碑存岘首怀羊祜,箭着浮图恨贺兰。 公论百年应自定,且留忠节后人看。 |
| 含孕天资粹,稽参学力深。 躬纯君子行,道会圣人心。 形见温於玉,持存劲愈金。 斯文方有赖,蚤作遽闻音。 |
| 盛德光华阀,高风动九垓。 群英倾斗仰,一旦骇山颓。 吾道无纲纽,熙朝乏鼎梅。 明招涵夜月,忍听晓猿哀。 |
| 昨岁荆州讣,江流恨未平。 天乎令后学,今又哭先生。 肃落真如此,扶持岂易成。 河汾遗体乐,谁慰九原情。 |
| 往岁风云接,重霄日月开。 奏篇闻叹息,造膝谂图回。 延阁初优病,锋车又趣来。 恭惟天子圣,殄瘁岂无哀。 |
| 方持河汾业,云胡不假年。 斯文今已丧,此道后谁传。 秘馆藏新吏,门人缉旧编。 未明修短理,昂首问苍天。 |
| 奕世台衡贵,盈门拔冕荣。 遐方流惠化,殊俗讋威声。 宥密资忠力,安平寄老成。 遽骑箕尾去,何以慰苍生。 |
| 北望非吾土,南来独此翁。 孔颜当日意,杞宋百年风。 与物阳春阔,随形镜影空。 吾侪竟何罪,斯道合成穷。 |
| 世选仍收第,词科复处优。 贤关资善教,东观迈英游。 史笔精刊击,文编极简搜。 家居期问董,岂料病无瘳。 |
| 萍迹来京阙,逾涯辱意隆。 剧谈销客气,终月坐春风。 岂谓十旬别,俄成千岁终。 哀哉不复见,天阔恨无穷。 |
| 文献承家大,规模与世公。 典刑身任重,权度我时中。 六合清游气,诸儒辅翼功。 生贤竟何意,霜雹陨春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