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在天下老和尚得之,则有问答机缘。 在云山得之,则全提正令於人天之上。 在府教学士得之,则致吾君於尧舜之前。 在现前大众得之,则随宜应用。 在太孺人黄氏得之,则生於忉利诸天。 禅禅,绵绵密密,密密绵绵。 渡水胡僧无膝裤,东村王老屋头穿。 拈来一一中的,不妨似箭离弦。 脱或踌躇拟议,迢迢十万八千。 |
| 绍兴五年戊寅冬,王母吞却嘉州像。 觉来扪腹喜且惊,一朝生出这和尚。 锐头长身碧两瞳,众聚说法声如钟。 少年蹈断象骨路,出处大类飞仙翁。 老而益健难近傍,德山缩手临济让。 善财尽力无处寻,又是经行别峰上。 |
| 僧中英,教中杰。 挂宋朝金襕,肆台衡木舌。 如天河翻,如岩石裂,萎花风扫雨新奇,电影已收雷未绝。 若是五逆儿郎,见彻明彻描邈得彻。 信知这老和尚,已说今说当如是说。 白云推出团团月。 |
| 普庵和尚铁竹歌,十圣三贤不奈何。 九节玲珑通法界,不由边笋自喽罗。 从百练,已经磨,能障狂风止海波。 恶龙报毒皆由我,猛虎归降岂是佗。 世出世间无可比,非凡非圣力摩诃。 莫耶剑,比天戈,生灭劳形费气多。 只这一条刚不坏,撑天拄地应三摩。 身莹净,意曼陀,非眼耳鼻六通和。 肉眼那能堪作见,二乘天眼尚肴讹。 德山老汉却老婆,横竖... |
| ...与人方便,度人及登山。 布身而填险,为众代艰难。 荷担如来者,莫道不当番。 汝逆和尚顺,明朝报逾艰。 汝见有福者,拥从物如山。 在处皆如是,因修得世间。 若争人我相,不如快下山。 若酬自已债,岂用学烧丹。 相逢无别有,动不是风幡。 前后都还却,独坐大雄山。 |
| ...br>遂留结庵。 而父老竟无有,盖山神也。 其后僧智凯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,则世所谓思大和尚、智者大师是也。 唐神龙中,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,广明庚子之乱,寺废于兵火,至乾兴中乃复,而赐名曰梵天云。 十载游名山,自制山中衣。 愿言毕婚嫁,携手老翠微。 不悟俗缘在,失身蹈危机。 刑名非夙学,陷阱损积威。 |
| ...,既死,人有见之者。 宗祥言其异事甚多。 作是诗以识之。 黁公本名清戒,俗谓之戒和尚云。 黁公昔未化,来往淮山曲。 寿逾两甲子,气压诸尊宿。 但嗟浊恶世,不受龙象蹴。 我来不及见,怅望空遗躅。 霜颅隐白毫,锁骨埋青玉。 |
| 师本穷和尚,我亦穷秀才。 忍穷俱已彻,老肯不归来。 今师虽暂别,泉石莫相猜。 应缘聊复耳,师岂有公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