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格天盛德素躬全,肸蚃交通心即天。 供币用将祈永命,奉粢端为告丰年。 宽条日布民安业,捷帜星驰将护边。 虎拜紫宸称贺处,祥光萦绕御炉烟。 |
| 圣主严恭德意真,两仪合飨鉴精纯。 九筵五室仪章旧,一祖三宗侑典新。 风日盎温銮辂驾,月星明穊玉卮陈。 元良式献邦家庆,共祝吾皇寿万春。 |
| 愚臣何幸际明时,才本疎庸玷宰司。 未报圣恩怀夕惕,更叨使领侍亲祠。 骏奔重屋仪文肃,鸡揭端门惠术施。 归美惭微天保颂,畏威原继我将诗。 |
| 伊人寤寐自求之,鑚仰应无咫迟违。 试看后来身愿学,便如当日自归依。 及门定许偕行止,下笔何由谬是非。 好把遗编还指示,也教都识大音希。 |
| 礼经遗子略闻之,大法昭然世莫违。 初学卑卑由礼立,终身恳恳欲仁依。 芸苗自我持三勿,克己从头绝四非。 往教旧盟如可践,警其懈惰久心希。 |
| 番江之峰高插天,番湖之水渊其渊。 山川钟作一书簏,胸次汹涌万斛泉。 呼来天上佐良史,唤起英雄斧奸魅。 玉堂万字云锦章,赤墀一对国士器。 天为资善择畏师,汝作羽翼从吾儿。 光芒忽报动双剑,翱翔直去分一麾。 我闻了翁铁脊梁,生晚不得拜履舄。 又闻龟山与延平,首为东南揭标的。 今君剖符守其乡,视三先生为有光。 开明义理当日用,扶植... |
| 庚子岁维夏,亢阳一何骄。 侵寻徂暑迫,恻怛圣虑焦。 祈寿喧三农,雩礼奔百僚。 商飚忽以厉,老魃意愈嚣。 万井沸汤斧,四野烜赤熛。 俄闻罪已诏,还下中兴朝。 宾香款太一,嘉荐羞庙祧。 移跸给孤园,熏心梵音潮。 芝盖屏不御,鸾扇亦罢摇。 还宫惨玉色,转烛翻天瓢。 小臣忝侍祠,囊封叩层霄。 帝念亦劳止,叹灾珠未消。 良月始沾洽,... |
| 一簇莲灯亦可观,隔墙箫鼓二更残。 平生未识繁华事,旋借宣和国史看。 |
| 大雅林中集众英,三长正合入承明。 汗青有日头无白,家传修来国史成。 |
| 贵不忘贫贱,华缄到弊庐。 分明如国史,子细似家书。 情有千重在,词无一字虚。 未谐亲谢去,东望但踌蹰。 |
| 句法亡来久,诗坛忽有人。 看君哦字苦,胜我食芝新。 国史空遗恨,竿门未识真。 尚须樽酒细,非效捧心颦。 |
| 先生云卧在梅峰,胸饱珠玑貌自丰。 端坐浑如乔岳象,传经足并化工同。 门前桃李春长在,身后勋名远更通。 见说义兵扶社稷,千年国史纪元功。 |
| 祥云中屹祝融峰,秀出全材一钜公。 银管曾提修国史,金戈几出策边功。 九秋健羽横空鹗,万里威声当道熊。 谭国为前冀国后,汗青千古玉玲珑。 |
| 茱萸堰下泊行舟,初落帆樯暮雨收。 寒水漾烟轻似縠,微云笼月澹如秋。 登封自惜天涯去,盛事空思国史修。 达曙不眠灯耿耿,寺钟遥听在西楼。 |
| 归休谢事乐时闲,衣钵承传宰辅冠。 感德旧曾亲善政,沾恩新赐立危桓。 堂堂严貌依袭衮,粲粲文星荷月寒。 直笔当时修国史,英豪迈古后来看。 |
| 太平气象养高闲,宴赏诸公老致冠。 朝野已闻亲相业,庙堂曾睹漆丹桓。 形容杰出新图粲,德泽雄沾旧俗寒。 一片忠心涵国史,桑田虽迹迥谟看。 |
| 吴楚云帆万里风,元歌来哭旧江东。 梁城皓鹤千年恨,蜀垄青松一梦空。 滏水波声天地远,灞陵山色古今同。 碑阴且刻东坡语。 勋烈将收国史中。 |
| 自从朝奏一封还,便整归装问故山。 剩得清名千载重,何妨晚节十年閒。 惯寻夜雪逵溪路,却谢春风汉殿班。 国史旧编加简对,春秋直笔任诗删。 |
| 写照今谁下笔亲,喜君分得卧云身。 口中无齿难藏老,颊上加毛自有神。 误遗汗青成国史,未妨著白号山人。 它时更欲求奇迹,画我溪头把钓缗。 |
| 数日音容隔,人琴遂已虚。 门生应有谥,国史可无书。 旧室悬蛛网,遗编走蠹鱼。 定无封禅草,平日笑相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