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删后纷纷竞长雄,诗家妙处几家同。 门前荒草深三尺,老艾当年说国风。 |
| 俯槛微歌猛虎行,暮楼钟铁又铮铮。 好将石剑磨三伏,自有巴猿报五更。 种竹养茶家计薄,依山临水国风法。 张王左道曹刘战,只此只园不识兵。 |
| 笄年逾十便孀居,苦教孤儿共瘁劬。 咸叹邹公如令子,不知冀缺是贤夫。 贫能守志人难及,养不酬心世所吁。 我咏国风长大息,共姜谁谓在今无。 |
| 兵机将略总如神,儒术仍参席上珍。 补得国风成百咏,不妨幕府有诗人。 |
| 诗与时投未救饥,君诗况复不投时。 纷纷哙等揶揄甚,堇堇颜徒从臾之。 雅颂国风归隽永,箪瓢陋巷付讎夷。 更充以易卒忘物,与自然游了不知。 |
| 幅巾高蹈挹洪崖,闲洒银钩著玉杯。 文律不论先汉后,诗源远自国风来。 却愁小子方攻冉,未必吾师肯铸回。 极欲去修床下拜,扁舟归梦绕南台。 |
| 忘机对芳草,一目青浮浮。 荣枯四时行,寂寞万事休。 树谖见国风,采菊闻灵修。 空残飞蓬首,讵返王逊游。 韩子木强人,臭味谁敢投。 暮年还小黠,不肯辨薰莸。 |
| 摩挲风月堂,应记中庸公。 墙头荔子熟,勿翦比国风。 此翁出岭来,两颊丹砂红。 但云身力健,不言槟榔功。 |
| 受业初参且半山,终须投换晚唐间。 国风此去无多子,关捩挑来秪等闲。 |
| 早岁为儒读国风,夫人高节有谁同。 至今桑梓传家法,便说蘋蘩力妇功。 闺内衾裯长自苦,堂前滫瀡得能丰。 欲知淑德碑何在,只听乡人叹息中。 |
| 躬承清问及年丰,蚕麦今还与旧同。 稼穑艰难周圣虑,农桑劝课即田功。 志民深闵僖公雨,勤业犹存豳国风。 恳恳召和关主德,我皇心直与天通。 |
| 寰宇安危异,乾坤岁序同。 投身云峤碧,落胆战尘红。 晋马成南渡,宗周入国风。 操戈谁卫社,群盗正争雄。 |
| 墨乡守墨不作恶,岁晚左就醉乡公。 何人吾伊惊夜半,大雪北窗歌国风。 |
| 断机久已传家训,采藻端然继国风。 庭院炉烟春蔼蔼,门阑瑞气晓葱葱。 遐龄愿效三桃实,拜寿何辞百盏空。 自幸晚为门下士,余波应许丐奇穷。 |
| 国风千载务重华,须逐浮云背若耶。 无地可归堪种玉,有天教上且乘搓。 白纶巾卸苏门月,红锦衣裁御苑花。 他日成都却回首,东山看取谢鲲家。 |
| 国风千载务重华,须逐浮云背若耶。 无地可归堪种玉,有天教上且乘槎。 白纶巾卸苏门月,红锦衣裁御苑花。 他日成都却回首,东山看取谢鲲家。 |
| 终日小园何所为,忘言不读国风诗。 闲来却觉呻吟好,老去仍知疾病宜。 月在鄜州能到此,人游梁苑误行期。 徒怜宋玉无秋思,既识清高又可悲。 |
| 诗似离骚与国风,一襟尘土为君空。 来从月胁天心外,随在冰瓯雪碗中。 判却青灯穷活计,早归紫禁策元功。 面生未怕愁城峻,聊遣渠侬为九攻。 |
| 镂玉雕琼饤中,盃行到手莫辞空。 诗仙比作西湖藕,俎豆苹蘩入国风。 |
| 应幕向豳郊,晨装辞郏鄏。 长亭欲少留,飞鹄初成曲。 鲁酒上离颜,行尘生骥足。 悠悠关戍遥,黤黤烟云属。 塞邑多苦寒,国风遗旧俗。 寄音文醼余,莫待霜条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