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五州山下路,樵牧自成群。 涧浅泉交径,岩高石碍云。 老松前代寺,异草贵人坟。 更陟重冈望,江淮地势分。 |
| 祝融地势东南俯,西北星辰拱汉关。 冷落山河凭玉几,凋残名物损朱颜。 西风凛凛鹏空抟,朔雪飘飘雁亦寒。 正恐中原消息断,问谁曾到五陵间。 |
| 地势东回万里江,云间天阙古来双。 兵缠四海英雄得,圣出中原次第降。 山水寂寥埋王气,风烟萧飒满僧窗。 废陵坏冢空冠剑,谁复沾缨酹一缸。 |
| 上城聚落界西东,业在浇畦夺化工。 接死作生滋夜雨,变红为白借春风。 几家衣食花姿异,两岸池地势同。 病叟扶锄锄晚照,前身莫是橐驼翁。 |
| 戍古城荒地势雄,一亭分半庾楼东。 庐山面目今真识,江汉朝宗此会同。 司马宅荒惟苦竹,元规尘远尚古风。 胡尘只隔淮河在,谁为长驱一扫空。 |
| 荡涤真成快,氛霾不敢阴。 万花恩泽了,二麦宠光深。 地势胆仙掌,河源识帝心。 马头迎霁色,诗句日边寻。 |
| 城头近晚忽开晴,有色皆鲜是物清。 地势四来州午向,山围一罅水东行。 乘风歌吹无时已,面日楼台触处明。 不比儿曹夸衣锦,自缘恩与养亲荣。 |
| 地势连沧海,山名号紫微。 景閒僧坐久,路僻客来稀。 峡影青相照,河流石自围。 尘喧都不到,安得此忘归。 |
| 行向最高处,惟将物色参。 郡城依薮泽,地势转东南。 对景身垂老,题诗兴欲酣。 可能清晓出,四面有晴岚。 |
| 精舍北之北,幽宫南复南。 两山生死寄,千古姓名谙。 地势蟠空壮,溪声战晚酣。 青乌发天秘,万壑拱遗龛。 |
| 合栋交生角,回栏互引牙。 由来因地势,不是故尖斜。 |
| 云外阳翟山,实与嵩少接。 山中采药人,能自辨苗叶。 当须斸其根,以遂素所惬。 野箨包旧土,远置风雨捷。 故本含新芽,枯莛带空荚。 植虽乖地势,培壅得专辄。 冬谁论臭香,春定引蜂蝶。 岂惟识草木,庶用补羸苶。 |
| 地势东南一概倾,水流何日得安平。 天津更在急流处,无限高深并此声。 |
| 扁舟发孤城,挥手谢送者。 山回地势卷,天豁江面泻。 中流望赤壁,石脚插水下。 昏昏烟雾岭,历历渔樵舍。 居夷实三载,邻里通假借。 别之岂无情,老泪为一洒。 篙工起鸣鼓,轻橹健于马。 聊为过江宿,寂寂樊山夜。 |
| 地势如披掌,天形似覆盘。 三星罗户牖,北斗挂阑干。 晚色鞭蕖静,秋香桂子寒。 更无山碍眼,剩觉水云宽。 |
| 漠漠杨花满渡头,东方助我作山游。 凌空地势欲吞海,绕寺渡声长带秋。 远近烟光分岸色,高低塔影浸江流。 栏干倚遍无穷思,频唤吟杯洗愁。 |
| 轻舟夜绝江,天阔星磊磊。 地势下东南,壮哉水所汇。 月出半天赤,转盼离巨海,清晖流玉宇,草木尽光彩。 男子志功名,徒死不容悔。 坐思黄河上,横戈被重铠。 晚途虽益困,此志顾常在。 一日天胜人,丑虏安足醢! |
| 白发汉中郎,旌旗下建章。 雪通沙路润,春入塞云黄。 地势井陉口,天文大昴旁。 平时卷金甲,壮略寄壶觞。 |
| 寒月照沙头,轻风引客舟。 挂帆重旷望,举櫂复夷犹。 地势连吴越,星躔次斗牛。 雁烟萦别思,渔火点乡愁。 双鬓谁怜白,单衣自怯秋。 明朝定相忆,独上水边楼。 |
| 华省秘仙踪,高堂露瓦松。 叶因春后长,花为雨来浓。 影混鸳鸯色,光含翡翠容。 天然斯所寄,地势太无从。 接栋临双阙,连甍近九重。 宁知深涧底,霜雪岁兼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