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水迹无增减,从知地有灵。 群鱼潜异窟,一芥纳沧溟。 济隐新留咏,超师旧讲经。 圣时调玉烛,龙睡不须醒。 |
| 睦州担板,那容眨眼,阔狭短长,不须增减。 |
| 曲中直,直中曲。 有增减,无数目。 等闲放在暗窗前,冷地令人看不足。 |
| 内药还同外药,内通外亦须通。 丹头和合类相同。 温养两般作用。 内有天然真火,炉中赫赫长红。 外炉增减要勤功。 妙绝无过真种。 |
| 一柱中擎远碧,两峰旁倚高寒。 横陈削就短长山。 莫把一分增减。 我望云烟目断,人言风景天慳。 被公诗笔尽追还。 更上层楼一览。 |
| 危峯带北阜。 高顶发南岑。 中有陵风榭。 回望川之阴。 岸险每增减。 湍平互浅深。 水流本三派。 台高乃四临。 上有离羣客。 客有慕归心。 落晖映长浦。 炴景烛是浔。 云生岭乍黑。 日下溪半阴。 信美非吾土。 何事不抽簪。 |
| 善看经,能礼忏。 金面胭脂,正好频频蘸。 转转殷红红不淡。 色里全真,真里成清湛。 仗铅刀,擎汞錾。 劈暗凿昏,并出银霞艳。 万道霞光攒一点。 般若波罗,得得无增减。 |
| 大中岂难明,不偏立可得。 偏似扶醉人,中如正柱石。 亭亭即道体,截截皆天则。 一毫不可裒,一发不可益。 舜君与尧民,万世作程式。 颜仁及曾孝,亦足立人极。 倘或增减之,病痛自千百。 立如偏重船,可坐见没溺。 形象亦易知,体段非不的。 奈何秦汉来,如瞽於五色。 |
| 六王失国四海归,秦皇东刻南巡碑。 法因史籀有增减,名与苍颉争飞驰。 自言功德可歌颂,黔首个个愚无知。 海神何故独拒命,风涛塞路蟠蛟螭。 群臣谄佞仙药远,死生治乱分两岐。 山灵不可守碑记,片段应作龟床支。 陵谷虽存世代异,耳目双被诞者欺。 只余纸本落人世,千古遗臭东南崖。 我闻秦望最高峻,城域所见非昔时。 何山距县四十里,符合... |
| ...不熟,饥殍谁能掩。 一旦俾之粟。 是人意常慊。 区处失其宜,斯言反为玷。 尝欲请增减,革孚亦须渐。 连营今饭稻,香美若菱芡。 因循未易论,官曹畏书检。 虚亭一临眺,比比危墙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