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雁去荡犹在,龙居山亦灵。 高峰穿碧落,虚谷吸沧溟。 愁见僧头白,喜逢君眼青。 灯前闻妙语,字字摘天星。 |
| 南州通外国,浊海溷清波。 人以廉称少,官从辟奏多。 持身宜洁白,事上莫依阿。 话别无他语,留心政事科。 |
| 梅花庾岭外,别是一山川。 那使民无讼,须知狱有冤。 心常存正直,法不尚平反。 于氏缘何事,阴功到子孙。 |
| 飘零忧国杜陵老,感寓伤时陈子昂。 近日不闻秋鹤唳,乱蝉无数噪斜阳。 |
| 买陂塘旋载杨柳,田家小小成务。 一年清景君须记,大胜草烟花雨。 冰*渚。 把一片玻璃,围护琼瑶屿。 钩帘独语。 是天富吾家,地输清供,种种出奇趣。 桑榆乐,造物而今已许。 一竿自惜归吕。 圭塘*乃烟波曲,却作腐儒章句。 尊有醑。 是波若神汤,世与诗同谱。 谁能复古。 且池上观梅,炉中煨芋,灯下治书圃。 |
| 一晴收尽四山云,天与黄堂作好春。 西楚东吴献风月,南楼北榭拥星辰。 扶持入郭观灯叟,歌舞拦街醉酒人。 此是太平真气象,今年第一个良辰。 |
| 少年行脚白头归,不负平生汗漫期。 望断海山云漠漠,愁生江路草离离。 一篇王粲登楼赋,几首巴陵送别诗。 独倚篷窗无意绪,瓦盆倾酒忆金卮。 |
| 奠壁方坛晓祝釐,豹竿风动从灵祗。 献符多士歌昌运,扈跸诸蕃睹盛仪。 郊射贯侯初复古,汾祠获鼎未云奇。 山川效静年多谷,神答皇心定有期。 |
| ...知养豺虎,反噬中自钟。 国家立制度,恃此为垣墉。 积弊有根源,终成肠肺痈。 何由复古道,一视均尧封。 ¤ |
| 鄂州新得主人翁,今岁元宵便不同。 灯火夜深回昼日,管弦声动起春风。 辽天月借三秋白,陆地莲开十丈红。 妙手信能移造化,速宜归去补苍穹。 |
| ...琯曰:“颇忆此耶? ”琯因怅然,悟前生之为永师也。 故人柳子玉宝此画,云是唐本,宋复古所临者。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,予自杭州还朝,宿吴淞江,梦长老仲殊挟琴过予,弹之有异声,就视,琴颇损,而有十三弦。 予方叹惜不已,殊曰:“虽损,尚可修。 ”曰:“奈十三弦何? ”殊不答,诵诗云:“度数形名本偶然,破琴今有十三弦。 此生若遇邢和璞... |
| 平地变丘壑,安排若自然。 为山移白石,凿沼贮清泉。 栗里有松竹,兰亭无管弦。 轩裳非我事,在野不妨贤。 |
| 田间四五月,此景看来稀。 翼翼青苗上,双双白鸟飞。 茅茨林下住,簑笠雨中归。 拍岸瓜藤水,不须忧岁饥。 |
| 每思乡味必流涎,一物何能到我前。 怒奋两螯眸炯炯,饱吞三印腹便便。 形模突出盐池底,风味横生海峤边。 合为莼鲈动归兴,久抛东浦钓鱼船。 |
| 老病懒作书,行藏诗上见。 一心不相忘,千里如对面。 我已八十翁,此身宁久绊。 诸君才杰出,玉石自有辩。 随才供任使,小大皆众选。 明君用良弼,治道方一变。 与之致太平,朝廷还旧观。 老夫眼尚明,细把诸君看。 试将草草书,用写区区愿。 一愿善调燮,二愿强加饭。 三愿保太平,官职日九转。 |
| 浪说陈朝八桧碑,何如此桧古而奇。 灵根据地高千尺,黛色浮空阅四时。 入欲栋梁劳想像,树存陵谷有迁移。 寿星赐汝长生诀,化作苍龙守殿墀。 |
| ...,长淮隔、胡骑纵横。 问何时,风驱电扫,重见文明。 宾雁宵鸣。 梦初惊。 念吾君复古,修攘两尽,早晚功成。 岁云暮,冰腹壮,雪华零。 怅神京。 谁信汉家陵阙,呵护有神兵。 罄寰海,重回首,镇关情。 想见皇华咨度,望淮北、心曲摇旌。 愿变夷用夏,荆狄是惩膺。 补弊支倾。 |
| 吟边逢李白,谈笑亦风流。 相对各青眼,安知有白头。 两家穷活计,四海老交游。 不负云山约,同登百尺楼。 |
| ...为摩抚。 朞年如承平,何但兴百堵。 封内我得为,幸梁为之主。 况今天子圣,锐意思复古。 若人果尽用,功利非小补。 吾将以是卜,日望来告语。 |
| 诗礼家声重,田园活计饶。 自甘为野客,不愿仁王朝。 时为花开眼,谁因米折腰。 此心安出处,何日不逍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