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时太学客,文藻士林传。 憔翠尚一邑,声名空十年。 风烟长夏始,关塞浊泾前。 莫作归来叹,将军好荐贤。 |
太学师名士,初逾志学年。 树蘐竭甘旨,肯室擅林泉。 盗踵兵戈起,家并里社全。 陈蕃旧悬榻,惜未致斯贤。 |
洪迈被拘留。 稽首垂哀告彼酋。 七日忍饥犹不耐,堪羞。 苏武争禁十九秋。 厥父既无谋。 厥子安能解国忧。 万里归来夸舌辨,村牛。 好摆头时便摆头。 |
昔公去太学,士曰夺我师。 今公去皇阁,里闾极公思。 公何德于人,曰公勇于义。 使其用于时,其效何止是。 |
车马俨何之,东冈旧有陂。 三年别亲意,千里达家时。 去仕元戎幕,来为太学师。 宁须负斗米,不复断机丝。 物色迎归鞚,光辉入寿卮。 作画无此乐,此乐独君知。 |
忆游太学十年初,犹见胡公岂弟余。 遍阅诸生非有道,最怜能赋似相如。 青衫共笑方持板,白发相看各满梳。 暂免百忧趋长吏,勉调三寸事新书。 |
太学时观礼,东方晓色分。 威仪何棣棣,环珮又纷纷。 古乐从空尽,清歌几处闻。 六和成远吹,九奏动行云。 圣上尊儒学,春秋奠茂勋。 幸因陪齿列,聊以颂斯文。 |
去年锁宿得联华,二月墙头始见花。 今日都亭公感物,明朝太学我辞家。 |
已奏囊封墨尚新,又携袖疏榻前陈。 小臣忧国言无隐,先帝如天笑不嗔。 阙下举幡空太学,路傍卧辙几遗民。 愚儒未解天公意,偏寿它人夭此人。 |
郄公门下识羲之,风骨无尘耸秀姿。 壮气海鲲翻碧浪,逸才天马脱金羁。 旋凭辞律趋明试,首听文衡中有司。 太学旧游应刮目,青衫事业盛当时。 |
笑辞聘礼深坊住,门馆长闲似退居。 太学官资清品秩,高人公事说经书。 年华未是登朝晚,春色何因向酒疏。 且看牡丹吟丽句,不知此外复何如。 |
长檠八尺空自长,短檠二尺便且光。 黄帘绿幕朱户闭,风露气入秋堂凉。 裁衣寄远泪眼暗,搔头频挑移近床。 太学儒生东鲁客,二十辞家来射策。 夜书细字缀语言,两目眵昏头雪白。 此时提携当案前,看书到晓那能眠。 一朝富贵还自恣,长檠高张照珠翠。 吁嗟世事无不然,墙角君看短檠弃。 |
先圣祠逾重,尊儒世适丁。 上公仪最熟,太学祭频经。 晓月衣冠净,春风俎豆馨。 魏人休请颂,在泮已言形。 |
适贺一枝新,旋惊万里分。 礼闱称独步,太学许能文。 征马望春草,行人看暮云。 遥知倚门处,江树正氛氲。 |
九州四海尽同年,德行公居一棕先。 太学何蕃名籍甚,南州孺子道巍然。 此行莫笑儒官冷,立事须还晚节坚。 闻说青衿齐引领,灵砂转待丹铅穿。 |
何老长身李白须,传闻死尚握州符。 战场便合营双庙,太学今方出二儒。 史馆何人徵逸事,羽林无日访遗孤。 病夫畴昔曾同幕,西望关山涕自濡。 |
太学秦文夸第一,国子先生里行立。 岭南梅花太枯涩,花岂唤人人底急。 炉亭雪深叫孤鸿,传书为愬明光宫。 云翻雨覆古来有,不如堂堂金石守。 |
天门观阙双凌霞,下有驰道开平沙。 高槐左右覆朱梐,绿阴翠气相蒙遮。 朝回亘云下宝骑,游散制电奔香车。 我惭太学官况冷,旦暮出此驱疲騧。 清风吹冷南就局,炎日转景东还家。 昏然百事不知省,空复春叶零秋华。 |
贞元旧朝士,太学老诸生。 半世不偶谐,残年正飘零。 危坐但愁悲,一笑黄河清。 佳客如晨星,俗子如春萍。 奇哉今日事,诸贤送东征。 吸酒杯当空,缀诗笔勿停。 明发复百忧,君听马蹄声。 |
莫怪钱神容易致,钱神尽是愚夫。 为何此鬼却相於。 只因频展义,长是泣穷途。 韩氏有文曾饯汝,临行慎莫踌躇。 青灯双点照平湖。 蕉船从此逝,相共送陶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