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君家四壁如相如,卷藏天禄吞石渠。 岂惟邺侯三万轴,家有世南行秘书。 儿童拍手笑何事,笑人空腹谈经义。 未许中郎得异书,且共扬雄说奇字。 清江萦山碧玉环,下有老龙千古闲。 知君好事家有酒,化为老人夜扣关。 留侯之孙书满腹,玉函宝方何用读。 濠梁空复五车多,圯上従来一篇足。 |
| ...黍稷。 今朝有雪却非宜,米价当踊民食缺。 吉者未几凶者继,所喜转为忧惙惙。 向来好事多不应,才说乖证不可活。 黯然相对尚何言,但愿所应在雷在不在雪。 |
| 一源何自发嵌空,漱月流风昼夜中。 故有松声杂清越,独无梅影照玲珑。 乡人但说观山寺,客子深怀太史公。 好事陈吴不易得,冒寒襆被肯来同。 |
| ...起跬步间,循循登峻岭。 一从百仞巅,洞视下万顷。 辙迹随入途,金兰同有永。 何知好事徒,纷纷自燕郢。 古人亦有言,闻过乃为幸。 二翁九京中,岂不重炯炯。 |
| ...成群,牧羝人远傍无救。 何人丹青手摸写,磅礴胸中有全马。 陆子作诗记配野,千古傅流好事者。 |
| ...叶饮来岂堪食,莲花远观空有色。 由来上端是岂年,芙蓉池外麦连天。 一茎三穗攒秀颖,好事军中万口傅。 阅武堂成政多暇,刀剑不如牛犊价。 老农紧饭看升平,奇禅异产从天下。 香饵先收夏陇云,雪匙可卜秋田稼。 绝怜西蜀杜参谋,困包空怀当世尤。 崆峒麦熟无人彷,且间王师休未休。 |
| ...抱直气,鬼神不敢干。 乃从异物化,使我涕泗澜。 昔之初拜兄,申申从太原。 府公颇好事,凿地种琅玕。 筑学百馀室,吾徒得所盘。 嘈嘈诵古书,邻家嫌聒烦。 间日课辞章,据义相讥弹。 兄时处乎中,竦竦如长竿。 负气颇刚简,未尝媚语言。 与众不相合,节角难为刓。 而独顾我喜,谓如椒在兰。 璞玉逢砺石,圭璧不为难。 离合虽屡更,於义... |
| 要知滁上兴如何,养拙偷安幸亦多。 小郡既无衣袄使,丰年兼有袴襦歌。 公余处处携山屐,官酝时时泛海螺。 病眼白头唯醉睡,朝廷好事不闻他。 |
| ...舆,保母后出争澜趋。 一时耳目喜新毕,九原谁复哀意如。 世人重艺不重义,每以好奇夸好事。 集古金石半丰碑,逝者似为书者累。 八百余载四字全,政同悬崖三百年。 王畿不悟王元象,不如果也能兴邻。 但道青毡故家物,肯因陵谷邻枯骨。 耳孙犹尔况他人,崇韬安生何可忽。 昭陵之盗犹兰亭,必无可欲乃妥灵。 黄閍前车已如此,安何金蝉之墓终弗... |
| ...送平原家,阅古众帖奚独遗。 穷诹远引商是非,具眼落落多传疑。 尘埃尺纸拂陈迹,闻君好事卷赠之。 简编无端发汲冢,陵谷何年沈岘碑。 坐中赏识本易厌,世外隐伏劳旁窥。 骚人胜士一朝玩,孝子慈孙千古悲。 君不见钟侯书法亦大奇,下穿墟墓求其师。 |
| ...苹鹿在野,呦呦呼其麢。 鸿雁稽来书,提壶空劝沽。 输君山中行,梅梢嗅紫萸。 又有好事人,开宴勤招呼。 翻然弃舟楫,躣马问长途。 嗟我困行役,胜游那能觎。 方今神圣君,南风歌自虞。 所须贤与能,搜罗遍八区。 公等梁栋姿,咳唾玉与珠。 |
| ...生亦羁旅,处世常卒卒。 谁令钓竿手,强复此持笏。 惟余七尺躯,空洞中无物。 时蒙好事过,解榻聊一拂。 野情乐江海,梦想扁舟兀。 隐居便醉睡,世路多颠蹶。 荣华一朝事,毁誉百年歇。 相劝沐咸池,阳阿晞汝发。 |
| ...,泠然遂高举。 上山娱宾云,下山满豺虎。 神仙可渺茫,虹桥想虚语。 桃源亦其类,好事自夸诩。 风气日已开,蛇断出真主。 遂令闽山陬,尽入职方宇。 汉志名始彰,祠堂用鱼脯。 |
| ...山事严庀百局,补衮诸公省中宿。 中人传赐夜未央,雨露恩光照宫烛。 右丞似是李元礼,好事风流有泾渭。 肯怜天禄校书郎,亲敕家庭遣分似。 春风饱识大官羊,不惯腐儒汤饼肠。 搜搅十年灯火读,令我胸中书传香。 已戒应门老马走,客来问字莫载酒。 |
| ...春脚。 世人心眼最无常,景物流禅争顷刻。 南风一转垂青阴,回首芳尘是陈迹。 天公好事亦世情,约束花神呈未著。 放开酴醾紫心香,安排芍药无留发。 流莺调笙舌尚存,倦蝶依然舞还拍。 杜鹃无知只催归,何物恶声谁听著。 不妨长筵达诘旦,饯旧迎新两无怍。 傍观笑我八十翁,翁亦自知身是客。 安问家无担石储,时节犹自沈沈酌。 我闻此语三叹... |
| ... 晨星在天萍在水,人生失意多戮辱。 东归穷巷口挂壁,岂无他人不如叔。 迩来詹梁亦好事,颇复顾我青眼独。 吟诗造妙五七言,丑媚寒松倚新竹。 时时敲门小童至,辍书倚火再三读 |
| 上人好事世莫当,罗列四宝如文房。 广交往往得奇物,有墨尺度如圭长。 秋麋折角胶与力,春麝入脐煤生香。 已将雪覆轻罗帕,更令花映红纱囊。 草堂老人不自料。 亦藏饼夸精妙。 自言和璧持赠君,反为燕石遭讥诮。 呜呼万事孰不然,古今工拙那同调。 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庭宽,只今赐墨无老潘。 |
| 群从好事不知疲,种子成株凡几时。 摘献帝师三取二,自尝两颗且随宜。 |
| 昔行巩洛间,马瘦天复阴。 寒烟淡不收,一拂横长林。 当时无画工,负此清赏心。 今朝石上迹,历历皆可寻。 轻素已纷泊,老榦仍萧森。 坐令高兴还,野气生衣襟。 丹青不耐久,风日易消侵。 何如造化真,更彼岁月沈。 昌言家素贫,购此糜百金。 请镌好事名,千古无销沈。 |
| ...伦。 然有其声而无其辞。 翁虽为作歌,而与琴声不合。 又依《楚词》作《醉翁引》,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。 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,非天成也。 后三十余年,翁既捐馆舍,遵亦没久矣。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,特妙于琴,恨此曲之无词,乃谱其声,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