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老子谁知密度关,却支筇杖访荒园。 故应我辈钟情别,佳话真堪诏子孙。 |
| 学术儒林老,人流国士尊。 立朝惟直道,寤主有嘉言。 高议留帷幄,清风遗子孙。 音仪嗟日远,隧路閟东原。 |
| 北平上谷当时守,气略人推李广优。 还见子孙持汉节,欲临关塞抚羌酋。 云边鼓吹应先喜,日下旌旗更少留。 五字亦君家世事,一吟何以称来求。 |
| 衲僧兹欲起家门,老牯鞭催泥水浑。 混处蹈翻明月影,转时耕断白云根。 力田辛苦遵吾祖,炊饭馨香饱子孙。 底事既归蒲坐稳,湛圆心鉴夙忘痕。 |
| 嬾学羊裘汉子陵,亦非解印晋渊明。 好山好水恒相对,浮利浮名不愿争。 诗酒每寻朋友共,山园都付子孙耕。 野心直与闲云似,却笑孤云出岫轻。 |
| 力田元不怵凶饥,瘠者为谁谁是肥。 但得高堂翁媪健,定知奕世子孙宜。 追风骐骤仍不蹶,览德鸾凤栖或飞。 有酒急须频对月,桂枝香了到梅枝。 |
| 帝告庶邦,式是典彜。 元侯顯父,戚臣宗支。 正乃封圻,予一人是毗。 凡曰附城,罔尔俾之。 畜兵厚赋,靡尔得私。 毋凶而国,作福作威。 天子有命,畴敢不祗。 子孙承承,唯万世规。 |
| 赐帖不知其几,而今犹其一。 四印之错出,百年之湮郁,神呵鬼护,见此遗物。 呜呼,经固先德之所寓,而匪止于绝世之名笔。 既轶而犹此绣质,子孙守之谨勿失。 |
| 国有世臣,伊周是则。 神政冰清,忠谟鲠直,存方寸地子孙耕,黍稷非馨深种德。 美则美矣,这争如何。 巨闢十三华藏界,藏身无变海腾波。 |
| 帝里风光别是天。 花如锦绣柳如烟。 还逢令节春三二,又庆慈闱岁八千。 斟寿斝,列长筵。 子孙何以咏高年。 各裒千首西湖什,一度生朝献一篇。 |
| 窈窈辰溪路,秦人此避秦。 子孙为洞户,世系本王民。 问淑桑鸮变,言忠黍貊亲。 此心能勿舍,何地不归仁。 |
| 君不见林上鹊,冬深始营巢,及春巢已成。 又不见梁上燕,春深作窠,及夏雏已生。 我为一区屋,三年费经营。 纷纷伐梧楸,日厌斤斧声。 老境能几何,何日安余龄。 一言愧吾儿,事忌与力争。 青杨易三栋,赤榆换双楹。 指顾行即具,构筑役亦轻。 酇侯念子孙,不处高閈闳。 吾今何人斯,此则坐右铭。 |
| 春风桃李正开花,客路江山亦可嘉。 白鹭洲前浪山起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 一星终矣君重往,四壁萧然我独嗟。 元佑子孙今用尽,如公岂合在天涯。 |
| 白云黄鹤迹成遗,何独当年丁令威。 洞里不知朝市改,人间再到子孙非。 笛声吹断秋江黯,月影飞来夜漏稀。 大醉倚楼呼费沱,蓬莱山下几斜晖。 |
| 难寻华表与丰碑,三尺坟台山四围。 翁仲多年苍佩剥,子孙寒食纸钱稀。 瘦藤拔地长蛇走,灌木维垣野鼠肥。 远也久违乡族去,忍将椒酒酹斜晖。 |
| 侯育我兮明淳,民感侯兮慈仁。 筑河碶兮水粼粼,开池井兮水沄沄。 我农耕兮河之漘,我农耘兮泉之濆。 土田膏兮稻如云,岁功成兮德泽均。 以食以餐兮,子孙诜诜。 歌侯之勋兮,颂侯之勤。 颂侯之勤兮,歌侯之勋。 |
| 传自鸿荒判古初,羲农黄帝立规模。 无为少昊更颛帝,相授高辛唐及虞。 位禅夏商周列国,权归秦汉楚相诛。 两京中乱生王莽,三国争雄魏蜀吴。 西晋洛阳终四世,再兴建邺复其都。 宋齐梁魏分南北,陈灭周亡隋易孤。 唐世末年称五代,宋承周禅握乾符。 子孙神圣膺天命,万载升平复版图。 |
| 荒凉城南奉先寺,后宫美人棺葬此。 角楼相望高起坟,草间柏下多石人。 秩卑焚骨不作冢,青石浮屠当丘垄。 家家坟上作享亭,朱门相向无人声。 树头土枭作人语,月黑风悲鬼摇树。 宫中养女作子孙,年年犊车来作主。 废后陵园官道侧,家破无人扫陵域。 官家岁给半千钱,街头买饼作寒食。 |
| 释老之异,佞者惟酷喜,排者惟疾觝。 死生之大,达者晦其理,昧者尚其诡。 丧祭之正,徇古者失于泥,行今者溺于鄙。 如遗训者,亦可以守而勿坠矣。 我怀绪言,杯棬之比。 子孙传家,真迹在此。 |
| 黄姑斸月种文犀,落向三秋月满时。 岩邑疏封兄弟国,铜瓶分派子孙枝。 汉宫明艳涂娇额,仙鼎珍丹散漉篱。 好趁灯花同报喜,黄间金粟正相宜。 |